-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洛南文化
洛南的地理文化
洛南概况
洛南,古称华阳,取其在雄峻奇险的西岳华山之阳意,因其县治在洛水之南,故名洛南。洛南古写做雒南,明代因避皇帝名讳,改雒为洛。洛南北倚秦岭,南屏蟒岭,左邻豫省之卢(代)灵(宝),右接本省之蓝(田)华(县),洛水蜿蜒贯穿其间,素有,“商洛山里小关中”“陕西东南门户” 金山银仓华山夏都汉字故里儒佛道圣地。洛南地处洛河上游,自古河(黄河)洛并称,有“河出图,洛出书”之说,自西晋泰始三年(公元266年)始设县至今已有1700多年历史,可谓文化古邑,民族发祥生辉地之一。洛南文化底蕴浓厚,河口遗址、焦村遗址、花石浪遗址见证着远古先民修养生息历史;阳虚山峭壁上凿刻的28个兽蹄鸟迹汉字终结了结绳记事,翻开了中华文明崭新的一页;巍峨壮观,气势恢宏的洛南文庙建于明洪武三年,比西安钟楼还早14年,是陕南最完整壮观的纵轴式古建筑筑群;馆藏稀世珍品人面陶俑壶、错金鸟篆文铜戈,汉瓦砚、彩绘漆陶豆等文物无不闪耀着古邑凝重璀灿的光斑。
地理气候
洛南县属于暖温带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由于群山连绵,起伏悬殊,具有明显山区气候特征。季风影响明显。冬季气候寒冷,雨雪稀少,为一年中干燥季节;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逐渐增多,如果伴有大风,土壤蒸发加剧,极易形成春旱,当寒潮入侵时,往往出现冻害;夏季是一年中最高气温季节,也是降水量最大的季节,雨量集中,多有雷阵雨、暴雨出现,有时伴有冰雹,有时还出现局部伏旱和夏旱;秋季气温速降,初期多有连阴雨,常常形成涝灾,末期偏少,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在植物生长季节中,太阳辐射较强,日照时数多。但因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霜雹等灾害出现。洛南担芯子
洛南担芯子属陕西民间传统社火艺术形式之一。其主要流传于秦岭山区的洛南县景村、古城、永丰、保安、麻坪、石门等乡镇。据调查西北五省(区)均未发现,堪称传统民间社火艺术一绝。
主要是山村庄户人家,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元霄佳节、喜庆新春之时,走村串户助兴取乐表演。其表演内容以《牛郎赶织女》为主,其音乐伴奏多为唢呐曲牌《雁落沙滩》、《张良归山》。表演时由一名壮年扮成牛郎角色,肩挑七尺扁担,担上站立金哥、玉妹两名幼童,伴随唢呐曲牌和社火锣鼓,围绕着扮装的、雷公、电母、千里眼、顺风耳、李天王、杨二郞及八至十名天兵,表演一套织女被抓回天宫,牛郎担挑儿女追赶的情节。形式装扮十分玄妙,一条扁担上站立两名幼童,闪闪悠悠,扁担不翻不倒,给人以奇妙、迷幻的娱悦之感。
以独特稀有的形式,不易使人看破的奥秘,神奇玄妙的制作以及宏大的气势,娱悦的场面,百年长演不衰,颇受群众喜爱。麦杆工艺画
麦杆工艺画,起源于商洛山民间老艺人之手 。该画将麦杆经过多种特殊工艺处理,选用全天然材料,采用纯手工制作,以“”,而且久不变色而见长,克服了金属制作工艺品颜色单调,造价昂贵的缺点。
麦杆工艺画的制作主要是选料、泡湿、破杆、熨烫压平、糊于纸上,摹图画刻,粘贴于深色平面板上、装框,大致分为三道工序:
(一)选料加工。选料必须要选“”而非普通的小麦,剪掉麦头,顺取第一、二结节,放入开水锅内煮,10分钟左右捞出,洗净,晾半干,放瓮中硫磺熏半个小时,然后破皮,熨平。
(二)画图、摹图制作。用铅笔将所作画的图案画在纸上,用乳胶把熨平的麦杆贴在图案上,依据所做图案的形体不同,麦杆的贴法也不相同,有横贴、竖贴、随图形贴等。全贴完后,用熨斗熨平,翻起背面摹图画刻,根据麦秆纹路、图案、形状进行编号,用刀片将图刻下来,再胶到备用的三合板上,精雕细琢,直到作品完成。
(三)装框。将作品配以长方形、正方形、菱形等木制边框,制成镜框挂于墙上。
该工艺画反映题材广泛,有书法、山水画、花草虫鱼、古装人物、历史古迹六大系列50
传承谱系:一代:孙凤竹(清末年间人,已故。)
二代:王恩赐(民国初年人,已故。)
三代:王聪芳
《洛南静板书》项目2008年3月被商洛市命名为市级非遗名录;2009年3月被陕西省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遗名录;2009年8月向国家级申报。申报单位:洛南县剧团。
洛南静板书早在清朝道光年间(1821年左右)就在洛南到处盛行。过去,这种民间艺术形式多是盲人求生糊口的手段,说唱以求神谢土和为农户红白喜事助兴取乐为主。
洛南静板书主奏乐器为三弦,辅助乐器有:大锣、小锣、铜镲、脚踏梆子、蚂蚱板。
洛南静板书一人可操六种乐器,溶弹、敲、打、说、唱于一身,一人顶七人,简便易行,田间地头,家庭院落,一张桌椅即可。说唱时只用脚踏梆子打击节奏,过门中才用其他乐器渲染气氛,唱腔清晰文雅,故称“静板”。
洛南静板书还根据地域口语之故自然形成东路、西路、北路三种不同的说唱风格。
洛南静板书源远流长,百年不衰,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其主要价值:
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