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翠螺栽培技术规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甘露翠螺栽培技术规程

前 言 为规范甘露翠螺茶的生产,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贯彻了NY/T 5018-2001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 本标准由江苏省镇江质量技术监督局、镇江市农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由镇江市陆羽茶叶研究所、镇江市标准化协会、镇江雨泰茶业有限公司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淳沂、王永吉、蒋庆国、刘杰、蒋向东、张杰、闻政爱、吴江涛、吴江华。 甘露翠螺茶栽培技术规程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露翠螺茶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要求、茶园规划与建园、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茶树修剪、采摘、记录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内甘露翠螺茶的栽培。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1767-2003 茶树种苗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 5020-2001 无公害食品????茶叶产地环境条件 NY/T 227 微生物肥料 NY/T 5018-2001 无公害食品????茶叶生产技术规程 术语和定义 NY/T 5018—2001确立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产地环境要求 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T 5020的规定。 茶园规划与建园 茶园规划 基地规划与建设应符合NY/T 5018-2001的规定。要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灌溉和机械作业。 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选择坡度要求≤15°,土壤pH值为4.5~6.0,土质为有机质较多的地块,不使用低洼地和翻耕后取走熟土的生地。 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和地头道。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做到能蓄能排。 品种选择 选择适应当地气候环境条件的中小叶无性系茶树良种,茶苗质量应符合GB 11767—2003中1级、2级的规定。 茶园生态建设 茶园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合种茶的空地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 茶园定植 茶园耕翻 茶园耕翻应注意水土保持,采用沿等高线开沟,一般开沟深度在50㎝以上,应打破在此深度内的粘盘层等明显障碍层,沟宽60㎝左右。 茶树种植 按NY/T 5018-2001规定执行。采用单条栽方式种植,种植前施足底肥,以有机肥和复合肥为主,底肥深度在30㎝~40㎝。种植茶苗根茎离土表距离2㎝左右,根系不能直接接触肥料。 土壤管理和施肥 土壤管理 采用双幅黑地膜在茶苗两侧沿茶行植株搭接覆盖,每幅膜厚0.5丝~1丝、宽度40厘米~45厘米,覆盖至秋季管理时揭膜,也可同时采取茶园铺草等措施。 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减少水土流失。 幼龄茶园、台刈改造茶园,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防止水土流失。 定期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含量,一般每2年检测一次。 施肥 施肥原则 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鲜叶类型要求等条件,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和过量施肥。 以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与有机肥料应配合使用,避免单纯使用化学肥料和矿物源肥料,宜施用茶树专用肥。允许使用肥料按NY/T 5018—2001执行。 农家肥等有机肥料施用前应经无害化处理,有机肥中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NY/T 5018—2001规定。微生物肥料应符合NY/T 227要求。 施肥方法 基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于当年9月下旬至11月上旬,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以上。??一般每667㎡施饼肥(菜籽饼、棉籽饼、芝麻饼、花生饼等)或商品有机肥(以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为原料加工而成)200㎏~400㎏或农家有机肥(堆肥、沤肥、厩肥、秸秆、绿肥等)1000㎏~2000㎏左右,根据土壤条件,配合施用磷肥、钾肥及其他所需营养。 追肥 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以化学肥料为主,在茶叶开采前15d~30d开沟施入,沟深10㎝左右,追肥化学氮肥每667㎡每次施用量(纯氮计)不超过15㎏,年最高总用量不超过60㎏,施肥后及时盖土。 根据茶树生长状况,可以使用叶面肥,叶面肥应和土壤施肥相结合,采前10d停止使用。 病虫草害防治 防治原则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根据茶园病虫草害发生和危害的情况,积极做好预测预报并因地制宜的分别采取农业、化学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换种改植或发展新茶园时,应选用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 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等危害芽叶的病虫。 通过修剪控制,减轻虫害,控

文档评论(0)

lisuf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