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遗尿的中医养生保健.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小儿遗尿的中医养生保健

小儿遗尿人群的中医养生保健 一、 小儿遗尿人群的范围 小儿遗尿,是指 3岁以上儿童 ,在睡眠中不自觉地小便自遗。一般至4岁时仅20%有遗尿,10岁时5%有遗尿,有少数患者遗尿症状持续到成年期。没有明显尿路或神经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称为原发性遗尿,约占70%~80%。继发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经原性膀胱(神经病变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碍)等疾患者称为继发性遗尿,患儿除夜间尿床外,日间常有尿频、尿急或排尿困难、尿流细等症状。 二、小儿遗尿人群中医养生保健 中医认为小儿遗尿跟肾气不足有直接关系,在现代西医对遗尿症无特效药时候,中医是最好的选择。 小儿遗尿古称“遗溺”,首见于《内经》。常因秉赋不足,或病后体弱以致肾气不足,固摄无权,或脾肺气虚等导致膀胱失约而致,尤以肾虚膀胱不约为病之主因。《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遗尿候》说:“遗尿者,此由膀胱有冷,不能约于水故也。肾主水,肾气下通于阴,小便者,水液之余也,膀胱为津液之腑,既冷气衰弱,不能约水,故遗尿也。”遗尿症,祖国医学认为,下元虚寒,肾气不足,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调,不能约制水道,可致遗尿;脾肺气虚,膀胱失约,则小便自遗或睡中小便自出;肝经湿热,火热内迫,可致遗尿;亦有素有痰湿内蕴,入睡后沉迷不醒,呼叫不应,而常遗尿者。   现代医学认为,遗尿症仅少数患儿是由于尿路病变、蛲虫病、脊柱裂等所致;绝大多数是由于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属于功能性遗尿症。产生原因可能与遗传因素、泌尿系统功能发育不成熟、精神因素有关。  在小儿遗尿的治疗上,西医多采用口服药治疗,主要有:中枢兴奋药,用于睡眠过深,不易唤醒者;抗抑郁药,用于睡眠时对膀胱充盈不敏感者。 中药在治疗小儿遗尿上效果较为明显,除了辨证选用温补肾阳、固摄缩尿的中药口服外,还有外治疗法。而且,由于小儿遗尿症病程长,坚持服药多有困难,因此中医外治疗法成了目前治疗小儿遗尿症的重要手段。 外治法分为:敷脐法,推拿法,针灸。 敷脐法:在脐部进行药物贴敷。脐部为神阙穴,有内通脏腑之气,下连元气之根,培元固本温阳的作用。脐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为腹壁的最后闭合处,局部无皮下脂肪,表皮角质层最薄,屏障功能最弱,药物易于由此穿透、弥散;而且脐下两侧布有丰富的血管网,对药物的吸收度、敏感度高。 方法一穴位:脐中????操作方法:用补骨脂30克研细末装瓶备用。用时取0.3克,置入脐中,纱布覆盖,绷带包扎。2天换药1次。????方法二穴位:脐中????操作方法:取五倍子3克、何首乌3克,研细末,用醋调和,敷于脐中,纱布覆盖,胶布固定。每晚敷1次,连敷3-5天见效。????方法三?穴位:脐中????操作方法:取丁香3粒研细末,用饭和匀,做饼敷脐。每晚睡前换药1次部位及取穴:百会、肾经、人中、肺经、外劳宫、肾俞、足三里、八髎、三关、三阴交、丹田、心经、肝经、小肠。手法:揉法、推法、按法、擦法。 针刺方法 :选取0.35×40 mm针灸针,皮肤常规消毒,快速进针0.5~1寸。关元、中极针刺方向向下,针感向阴部传递。次髎针刺方向向骶骨后孔方向直刺。针刺得气后各穴分别加灸,艾灸离皮肤高度适中,每穴灸约5 min,以皮肤微红为度,灸时应避免烫伤皮肤。留针30 min。头3 天1次/天,连扎3 天后隔日治疗1次,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3~5 天,再进行第2个疗程的治疗。下焦湿热型只针不灸,用泻法。 治疗重在固肾、温补下元。肾俞、关元能助益肾气,固摄下元;三阴交为足三阴经之交会穴,以补益三阴,调理肝、脾、肾而止遗尿;膀胱俞、中极分别为膀胱的俞穴和募穴,合而为用属俞募配穴,可调理膀胱,振奋膀胱气化功能,以助对尿液的约束能力;命门、太溪可增强补益肾气之功效;肺俞、脾俞、足三里调补肺脾胃之气而使气血充盛,以增收涩固脱之力;气海可补益元气;次髎位于骶神经后支分布处,该神经是控制排尿的主要神经,通过针刺,可增强膀胱的约束功能。诸穴随症伍用,共奏补肾固气、约束膀胱之功。施以艾灸补法,双重刺激作用相互迭加,使肾阳振奋,膀胱约束有力而小便得以控制遗尿自止。 内治中药辨证治疗: 中药方:益智仁10g,乌药10g,淮山药15g,炙黄芪15g,炒白术510g,桂枝5-10g,水煎内服,每日1次.(3至10岁剂量) 取益智仁温肾纳气,暧脾摄津,固涩缩尿为君药;台乌温散下焦虚冷,以助膀胱气化,固涩小便为臣药;山药健脾补肾而涩精气为佐使药;炒白术健脾益气,炙黄芪温补膀胱之阳气,桂枝温经通阳,气化膀胱,共奏温补脾肾祛虚寒,肾气复而膀胱约束有权,遗尿则愈。 再配合西药谷维素、维生素B 1 调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654-2增加膀胱括约肌功能,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故中西医结合治疗遗尿症疗效比单纯西药组优越,值得临床应用,更好地为患儿解除疾苦,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