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9级会财务会计第三章
2007 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采购成本构成因素解析 [解析] 总成本=6000+350+130=6480 实际入库数量=200*(1-10%)=180 单位成本=6480/180=36 不应计入存货成本的费用 P50 四、自制的存货 自制的存货,按制造过程中的各项实际支 出(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为实际成本。 五、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 4、投资者投入存货的核算 5、接受捐赠取得存货的核算 6、非货币性交换取得存货的核算 (1)一次摊销法 采用五五摊销法,应在低值易耗品领用时。将其价值的50%摊销计入有关的成本费用账户,待低值易耗品报废时,再以同样方法摊销其余下的50%价值。这种方法适用于低值易耗品用量大,且各期领用、报废情况比较稳定的企业。 采用分次摊销法摊销低值易耗品时候,低值易耗品在领用时摊销其账面价值的单次平均摊销额。适用可供多次反复使用的低值易耗品。 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特点 材料采用计划成本核算时,材料的收发及结存,无论总分类核算还是明细分类核算,均按照计划成本计价。 (三)存货的发出及成本差异的分摊 材料成本差异率的计算: 甲公司某月月初结存 L 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0000元,成本差异为超支30740元;当月入库L材料的计划成本3200000元,其实际成本为成本3000000元。计算材料成本差异率。 发出材料应负担成本差异的计算 发出材料 应负担的差异额 承[例1],公司根据“发料凭证汇总表”的记录,某月L材料的消耗(计划成本)为:基本生产车间领用2000000元,辅助生产本领用600000元,车间管理部门领用250OOO元,企业行政管理部门领用50000元。要示分推材料成本差异。 某企业采用计划成本进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结存材料的计划成本为80万元,成本差异为超支20万元。当月购入材料一批,实际成本为110万元,计划成本为120万元。当月领用材料的计划成本为100万元,当月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是多少? 当月的材料成本差异率=[20+(110-120)]/(80+120)×100%=5% 1、毛利率法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二)不同情况下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例】仁达公司期末存货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 法计价。2006年9月26日仁达公司与M公司签订销售合同: 由仁达公司于2007年3月6日向M公司销售笔记本电脑10000 台,每台1.5万元。2006年12月31日仁达公司库存笔记本 电脑13000台,单位成本1.41万元。2006年12月31日市场 销售价格为每台1.3万元,预计销售税费均为每台0.05万 元。 问:2006年12月31日仁达公司笔记本电脑的可变现净 值及其账面价值为多少万元? 2、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和自制半成品 (四)材料期末计量特殊考虑 1、为生产而持有的材料等(如原材料、在 产品、委托加工物资等),如果用其生产的产成 品的可变现净值预计高于成本(指产成品的生产 成本),则该材料应按照成本(指材料成本)计 量。 2、如果材料价格的下降等原因表明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低于产品成本,则该材料应按材料的可变现净值计量。 【例5】2007年12月31日,甲公司库存原材料-C材料的账面价值(成本)为600000元,市场购买价格总额550000元,假设不发生其他购买费用。由于C材料的市场销售价格下降,用C材料生产的乙机器的市场销售价格总额由1500000元下降为1350000元,但其生产成本仍为1400000元,将C材料加工成乙机器尚需投入800000元,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为50000元。确定2007年12月31日C材料的价值。 分析: 第一步,计算用该原材料所生产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 乙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乙机器估计售价—估计销售费用及税金 =1350000—50000=1300000 第二步,将用该原材料所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与 其成本进行比较: 乙机器的可变现净值1300000元小于其成本1400000元,即C材料价格的下降和乙机器销售价格的下降表明乙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低于其成本,因此,C材料应当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第三步,计算该原材料的可变现净值,并确定其期末 价值: C材料的可变现净值=乙机器的估计售价—将C材料加工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92010083-A02-(金鼎 CoolMaster R410A2.0风冷系列室内机用户手册-触摸屏).pdf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暨南大学)临床药物治疗学绪论.ppt VIP
- 安全操作规程培训课件.ppt VIP
-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1(2学时) 幻灯片.ppt VIP
- 临床药物治疗学第01章_论精美生物医学.ppt VIP
- 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共识———标准化分级转运方案.pdf VIP
-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研究进展.docx VIP
- 红楼梦之十二金钗完美攻略.pdf
- 智能配电网故障快速识别及处置方法的深度剖析与实践探索.docx VIP
-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教案全套 项目1--10 旅游企业财务管理概述---旅游企业预算管理.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