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奥巴马接种甲型H1N1流感疫苗 荨 麻 疹 免疫学序言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一)免疫的概念及基本特性 (二)免疫的功能 (三)免疫学的分类 二、免疫学发展简史 三、免疫学发展近况及展望 一、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Immune): 免疫是指动物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的识别,并清除非自身的大分子物质,从而保持机体内、外环境平衡的一种生理学反应。 免疫的基本特性: 1.识别自身与非自身 2.特异性 3.免疫记忆 免疫的基本功能 防御功能过强(亢进): 防御功能低下或缺失: 2、自身稳定(Homeostasis) 指机体具有清除衰老和破坏的组织细胞的一种功能。 维持机体的正常生理平衡,保证机体组织细胞进行正常生理活动。 免疫的辩证观 1、免疫是动态的过程 2、免疫系统的整体协作 3、免疫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协作 免疫的类型 固有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innate immunity ( nonspecific immunity ) 获得性免疫(特异性的免疫)——acquired immunity ( specific immunity ) 1. 固有性免疫 特点:(1) 出生时已具备(早) (2) 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 (3) 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4) 个体差异不大 组成和功能 (1)解剖与生理屏障 (2)生物学屏障 (3)吞噬细胞及吞噬作用(图) · 大、小吞噬细胞 · 吞噬过程及后果 (4) 体液因子: 补体、溶菌酶 皮肤与粘膜的阻挡 汗腺皮脂腺分泌物 未知防线 精神、心理 神经—内分泌 … … 2.获得性免疫 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 (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 (3)一般不能遗传 (4)个体差异大 (5)具有记忆性 组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免疫学(Immunology)免疫学是研究抗原性物质,机体的免疫系统和免疫应答的规律和调节,以及免疫应答的各种产物和各种免疫现象的一门生物科学 。 学科特点—— ? 理论抽象、深奥,但引人入胜; ? 名词概念的英文缩略语多,但催人奋进; ? 分子及基因水平内容多,但令人流连忘返; ? 前后知识联系紧密,但有助于训练逻辑思 维能力; ? 当今生命科学三大前沿学科之一,并稳坐 第一把交椅,从而独领风骚。 二、免疫学的发展简史 发展简史分3个阶段: 经验免疫学时期(公元19世纪以前) 科学免疫学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 独立学科形成时期(20世纪中叶-至今) 在古代人类,传染病经常有大流行,病死率很高。 18世纪欧洲蔓延天花,死亡人数高达1亿5千万人以上! 古代人们很早就发现,得过某种传染病痊愈后,即具有防止再患同样的传染病的能力,这就是免疫。 一、经验免疫学阶段(19世纪以前) 人痘苗——中国人11世纪 1796年,英国人Edward Jenner发明牛痘苗预防天花(cowpox vaccine) 爱新觉罗·玄烨: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人们对疫苗的恐惧 二、 科学免疫学时期(19世纪末-20世纪中叶) 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研究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al active immunity): 1880年,法国的 Louis Pasteur(1822~1895) : 减毒活疫苗技术(Live-attenuated vaccine) 鸡霍乱弧菌减毒疫苗,预防炭疽、狂犬病的减毒疫苗。 灭活疫苗 (2)免疫应答机制的研究 抗原与抗原表位 — 20世纪初奥地利 Landesteiner实验室,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