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考研辅导班讲义
2016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考研辅导班讲义
以下资料由才思学员整理
一、生活中的巧合
如果仔细翻阅各国的历史记载,各种各样的巧合多多。
美国的两位著名总统林肯和肯尼迪,他们两人的生活道路有很多相似之处:林肯在1860年就任总统,而肯尼迪却在1960年就任总统。两位总统不幸遇刺身亡,林肯遇刺是在一个星期五,而肯尼迪遇刺的时间恰好是相隔了100年后的一个星期五,都是下午3点30分,并且两位总统夫人都在出事现场。更令人惊奇的是两位总统的继承人名字相同,林肯的继位者名叫约翰逊,肯尼迪的继位人也叫约翰逊。他们两人都是南方人,民主党参议员。前一位约翰逊生于1808年,后一位约翰逊生于1908年,恰好是100年。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杀害林肯的凶手生于1829年,而杀害肯尼迪的凶手生于1929年,恰好又是100年;两名凶手都是在开庭审判之前遭人杀害……
我们中国也有类似例子:清朝太祖高皇帝兴起于现今抚顺所属的地方﹐而清朝末代帝溥仪又监押在抚顺的战犯管理所;抚顺位于东北辽宁﹐既是清朝首位皇帝兴起的地方﹐又是清朝灭亡末位皇帝被囚禁的地方﹐这是历史的巧合。第二﹐清朝兴起时的皇后是叶赫那氏,覆亡时的太后也是叶赫那拉氏。也是历史的巧合。
1898年,英国作家摩根·罗伯森写了一本名叫《徒劳无功》的小说。小说写了一艘号称永不沉没的豪华巨轮,名为“泰坦”号,从英国首航驶向大洋彼岸的美国。这是人类航海史上空前巨大也最豪华的客轮,船上装备了当时力所能及的一切华贵设施,人们在这巨轮上尽情地享受着。但是,这艘巨轮首次出航就在途中撞上冰山,悲惨地沉没,许多乘客葬身海底。谁也没有料到,这本小说中写的故事,竟成了十四年后不幸的现实。1912年4月有4日夜间,当时最大的豪华客轮“泰坦尼克号”因撞上冰山而沉没。
悲剧发生后,有人想起这篇小说,加以比较,发现:两船都是初次出航就沉没,其原因都是撞上冰山,肇事地点都在北大西洋。船名:泰坦号/泰坦尼克号。航行的时间:都是在四月份,航线都是从英国到美国。难月份:4月/4月。乘客数:3000人/2207人。救生艇数目:24/20。载重量:75000吨/66000吨。螺旋桨数目:3个/3个。碰撞时速度:25海哩/23海哩。乘客伤亡惨重的原因:都是船上的救生艇不够。何其惊人地相似啊!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更是比比皆是——
松树或柏树的树脂滴下来,恰好将一只昆虫凝结在其中,后来变成化石——珍贵的琥珀。
一个小孩从楼上摔下,眼看一场悲剧就要发生,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正巧有位足球守门员由此经过,只见他飞步向前,将小孩稳稳抱住,化险为夷。
一个红军战士十分珍爱乡亲送给他的一双布鞋,舍不得穿,行军时捆在腰间。在一次战斗中,他被敌人击中,子弹恰好打在鞋底上。鞋底被击穿了,但红军战士安然无恙。
还有,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船破却遇打头风”:小偷逃跑,躲进警局;强盗跳墙,落入警车——“阴差阳错,冤家路窄”。故有“无巧不成书”之说。
二、巧合的意蕴
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巧合?心理学解释巧合现象人们常常有这种经验:有时正在谈论或者你刚刚想到一个人,这个人就出现了。于是,我们就感叹:真是“说曹操,曹操到”。还有一句类似的俗话是“受伤的手指经常被人碰”。为什么人们总有“受伤的手指经常被人碰”的想法呢?道理很简单,实际上只不过是我们对受伤的指头格外注意罢了。也就是说,我们对外界的感知是有选择的。由此我们可明白为什么会“说曹操,曹操到”了——因为事情就是这样:恰好符合这一经验的被我们记住了,而更多的不符合这一经验的却被我们忘记了。并非我们的预言多么准,只是由于我们所做的选择更有利证实这句话罢了。
类似的事可以举出更多。有些人会相信预言性的梦。他也确实可以给别人举出一两个例子。但是,他忘记了预言性的梦还是不曾实现的居多这个事实。有时还会听到一些人议论:某某人算卦算得可准了等。其实这也基本上属于这种情况,即偶尔算准的留在了那些轻信的人们心中,而大量未算准的却被这些人遗忘了。
事实上,在各种场合下,预言准的时候都是极少的。只不过人们往往会轻易地忘掉一百次失败的预言,却津津乐道偶然的一次成功罢了。应该说,相当数量的巧合事件都可以由此得到解释。
另一种解释是弗洛伊德从潜意识观念出发给出的。先看看弗洛伊德本人的一个例子——在得到教授头衔后的一天,弗洛伊德走在一条大街上。忽然他心里冒出一串念头:“几个月前我曾治疗过一对夫妇的小女儿,但那对夫妇却不满意我的治疗,转而求助于另一个权威了。我想,这个权威是不可能治好他们女儿的病的,最终他们还要回头来找我,并会对我表示出十二分的信任。但这时我就可以对他们进行报复了。我会对他们说:‘现在我是教授了你们便信任我,但这称呼并没有增加半点的能力。既然当我是讲师时你们不信任我,那我当了教授对你们也没有什么用处。’”正在这时,弗洛伊德的幻想被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