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美术的可持续发展.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民间美术的可持续发展

庞杂的中国绘画历史实际上是由三种体系构成的:一,中国传统的水墨画。 二,西洋美术造型体系。 三,民间美术造型体系。 新时期的中国美术界在各种改革、更新的思潮冲击下, 诉诸油画的不同流派纷纷崛起, 大放异彩, 古典的水墨画也日趋复苏, 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唯独民间美术造型体系如同一株被遗忘的百合花一样, 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这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缺憾。中国的民间美术是中华大地上土生土长的、真正具有中国特色的一种艺术, 它不仅源远流长, 而且始终与中华民族的心理、精神紧密相联。理解、弘扬这一艺术形式, 确认它的地位和作用, 对把握中国美术发展的趋向乃至透视中国深层文化结构, 都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民间美术, 从广义上讲, 史前艺术岩画、彩陶、商周的青铜、汉代的画像??砖石??、帝 王将相的陵墓中的某些陪葬品, 都属于它的范畴。从狭义上说, 诸如竹编、草编、兰印、花布蜡染、木雕、泥塑、剪纸、民间泥玩、民间木板年画、皮影等, 凡是出自劳动人民之手、 为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美术品均可视为民间美术。 远在距今6000年前新石 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就闪耀着民间艺术的光辉,中国在魏 晋以前的美术创作者主要是工匠,战国秦汉之际的石雕、 陶俑及画像砖石,虽为统治阶级生前或死后享用,但在 造型及艺术风格上都带有朴质活泼的鲜明民间特色,魏 晋以迄近代,士大夫贵族成为画坛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 版画、年画、雕塑、壁画及各种工艺创作中,民间匠师 仍占绝对优势,至于在广大城乡群众中流行的剪纸、刺 绣、印染、服装缝制等直接装饰人民生活的工艺美术创 作,更有着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他们世代相沿,在延 续继承中不断丰富和创新,创造了富有民族和乡土特色 的优美艺术形式。民间美术的作者是人民群众和民间匠师,其中绝大多数是在劳动生产的业余时间制作的,或作为副业生产, 又主要为自己使用、欣赏,因此表现了他们的心理、愿 望、信仰和道德观念。中国在长期的封建 社会中,由于统治阶级对民间美术的偏见,不能得到应有的重视,仅在一些民俗著作中有点滴记载。辛亥革命 以后,特别是五四运动以来,随着对民俗学研究的重视, 对民间文艺也开展了征集工作,鲁迅先生充分肯定民间 花纸及小说插图的价值,并亲自从事年画的搜集,北京大 学风俗调查会也专题搜集调查实物。其后郑振铎、钟敬 文、张光宇等人在搜集研究上也各有建树,1937年在浙 江杭州还举办了民间图画展览会,一些杂志刊物亦陆续 有文章问世。40年代以后,在延安等革命根据地美术工 作者对皮影、年画、洋片、泥玩具的调查、搜集和革新, 使民间美术的研究引进现代革命美术创作之中。1949年 以后,对民间美术的研究得到充分重视,鉴于不少品类 已处于艺绝人亡的危境,因而文化机构组织专人搜集抢 救,特别对年画、剪纸方面的搜集研究更为活跃,曾先 后有《中国年画发展史略》(阿英,1954)、《中国年 画史》(薄松年,1985)、《华东民间年画》(陈烟桥, 1955)、《杨柳青木版年画资料集》(王树村,1959)、 《桃花坞木版年画》(刘汝醴、罗叔子,1961)、《山 东民间年画》(谢昌一,1978)、《中国美术全集·民间 年画卷》(王树村主编,1985)等重要论著陆续问世。包 括不同地区风格的剪纸艺术集的编辑出版数量更多,民 间剪纸艺术家王老赏、张永寿、王子淦等人的剪纸都编 成专册20 世纪80 年代依然活跃的非常重要的民间美术,现在有的已经在世人的视野中消失了。如,白沟玩具曾经大名鼎鼎,神采飞扬。有人把它的历史向上追溯到宋代的“摩合乐”,而现在却找寻不到踪影。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民间美术在时代的变迁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中,生存和发展都已面临困境。江南水乡妇女服饰等既具有浓郁地方特色又有较高审美价值传统工艺,正在逐步消失,不少珍贵品种濒临失传;不少技艺高超的老艺人相继退休,传统工艺美术后继乏人;一些民间工艺企业逐渐失去活力,传统工艺品难以为继;有一些产品的制作者受眼前利益驱动,粗制滥造,大量赝品鱼目混珠,严重影响了美术的声誉。在民间的节日庆典、 婚丧嫁娶、生子祝寿、迎神赛会等活动中,民间美术创作也最为活跃。如中国春节前后用年画、剪纸、春联装 饰环境,为孩子赶制服装,社火花会的戏具,庆贺元宵节 的花灯纸扎;端午节悬挂的天师符,钟馗像、五毒服装 饰件及龙舟彩船;中元节的荷花灯、中秋节的月饼花模、 泥塑兔儿爷;结婚用的嫁衣、喜花、喜帐;祝贺幼儿百 天和生日用的虎头帽、虎头鞋、长命锁、长命衣。少数 民族民俗节日中的歌舞集会中的服饰布置也用丰富的美 术品点缀。藏族供神的酥油花,傣族泼水节男女互赠的 花荷包等。民间美术分布于全国各地区,由于中国地域 广阔,民族众多,在地理条件、风俗、感情、气质等互 有差异,又在民间美术中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采的风 格,这些美术品有的

文档评论(0)

tt85968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