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谐音与汉文化
谐音与汉文化历史文化学院 2011级历史2班 周蓓【摘要】谐音是汉民族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表现形式,亦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一种重要手段。所谓谐音,就是指“利用不同词语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条件,来增强语言表现力的语音修辞手段”。谐音现象在汉语中极为常见,应用十分广泛,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入手,通过描述谐音在文学创作、人名地名、广告语、歇后语、民俗、网络等诸多方面的表现,展现了丰富的谐音现象,同时通过谐音现象反映了其背后蕴含的趋利避害、含蓄内敛等中华民族共同的心理文化特征,从而有助于人们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内涵。【关键词】谐音 文化 歇后语 网络语 广告语 民俗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现象,它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民族的文化背景和文化心理。中国人讲究对称和谐的审美特点,追求含蓄求雅的文化心态,以及祈福求吉的心理特征,对汉语的表达产生了深刻的潜在影响。汉语注重语音的和谐,在语言的运用过程中,谐音现象的应用就尤为广泛。汉语中谐音的出现除了跟语言自身的语音结构有关以外,更与汉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族心理有着密切的联系。一、 谐音类型 谐音是利用汉语字词声音相同或相近这一特殊语音条件,在一定的语言情景中,有意使话语发出“言外之意、弦外之音”的一种特殊表达技巧或修辞手段。谐音涉及同音词或近音词,因而谐音可大致分为两类;同音谐音和近音谐音。 1.同音谐音 同音谐音,指本体与谐体的音完全一致的谐音。本体与谐体字形可以完全相同,语音相谐而词义不同。由于本体与谐体同音同形,人们的联想很自然地就从这个字或词过渡到另一个字或词,从词的这个义项过渡到另一个义项,例如: 都尉:应读何种兵书? 随从:最好先读《孙子兵法 。 都尉(甚为不悦):要我读孙子兵法?荒唐!为何不要我读老子兵法? 随从:老子的书没谈兵法的。 都尉(勃然大怒):既然老子没谈兵法,孙子还谈什么兵法!(《饭牛·老子与孙子 ) 都尉说的“老子”和“孙子”是一般的亲属称谓,随从说的“老子”和“孙子”则是春秋战国的著名思想家,这种模式要求听者或读者同中取异,就字形一样、字音相谐的话语间领会另一层意思,获取额外的信息。 2.近音谐音 这类谐音,本体与谐体音相近形相异。汉语中大量的近音词是构成此类谐音的客观基础。根据音异的方式不同,近音谐音有声母不同的近音谐音、韵母不同的近音谐音和声调不同的近音谐音三类。声母不同的近音谐音主要是利用方言语音构成的。例如:“出口成章与出口成脏”中运用了“章(zhang)”与“脏(zang)”的谐音 解放前人们称“国民党”为“刮民党”,“中央军”为“遭殃军”,“蒋介石”为“蒋该死”,老百姓运用韵母不同的近音谐音改名表达他们对国民党和蒋介石的憎恨与强烈不满,形象生动,辛辣尖刻。声调不同的近音谐音使用最为广泛,而且在现代日常生活或报刊中屡见不鲜。如“共”费医疗谐“公费医疗”,明 码标“假”谐“明码标价”,“妻管严”谐“气管炎 ,“将就”谐“讲究”,“报”罗万象谐“包罗万象”等等,不胜枚举。总之,谐音运用同音或近音条件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巧妙而曲折地反映现实,具有新颖别致的修辞特点。 二、丰富的谐音现象在文学创作中的表现 文学中的谐音,就像中国古代的亭台楼阁,虽然不是主角,但是却必不可少。诗词歌赋、剧作小说、楹联谜语、相声小品,都与谐音有着不解之缘。在诗词中(1)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唐·郑谷《淮上与友人别》)(2)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3)杨柳青青著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无名氏《送别》)(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小雅》)以上四个例子中“柳”谐“留”音。古人在离别时,往往会折柳枝赠别,表示留客,留恋的意思,从而烘托出朋友之间离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5)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使干。(唐·李商隐《无题》)诗中的“丝”谐“思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