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华县永庆寺工程-现状勘察报告.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华县永庆寺工程-现状勘察报告

永庆寺保护维修工程 勘察报告 永庆寺保护维修工程现状勘察报告 一、概况 (一)地理位置 永庆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县柳枝镇黄安村村东,寺院坐南朝北,南北长92.4米,东西宽47米,面积4342.8㎡,地理坐标为东经52°40′5″,北纬34°24′24.7″,海拔高程407米。 (二)人文环境 永庆寺北距310国道约100米,310国道北方依次为陇海铁路和连霍高速公路(西安-潼关段)交通便捷。 永庆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县柳枝镇黄安村村东,村中人口约100多户,村中居民多种植小麦、玉米等农作物和核桃、花椒等经济作物,村中青壮年多外出打工,民风淳朴,村民热情好客。 (三)气候条件 本地属于大陆性季风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日照时数2219.8小时,年平均气温为13.4℃,最高月平均气温39.2℃,最低月平均气温-11.6℃,气温日差较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干湿季节明显。春季降水少,七、八、九月三个月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75.4%;尤其出现低温阴雨天气。年盛行风向为东北风,其次为西南风。 历史沿革 据寺内明宣德八年(1433)《凤凰山永庆禅院北碑记》记载, 沈王赐“永庆禅院”,历代多次修葺、增修、建筑宏伟,规模宏大,可惜寺院建筑全毁于近代战火。 唐贞观六年(632年),太宗李世民来此焚香参拜,寓居寺内。唐朝永庆禅院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方圆四十里,僧众四百余人、为接纳各地信士的十方严林,极一时之盛。 明朝禅宗长老二法师居此,重建庙宇,再塑佛像。据明朝碑文记载,彼时凤凰山顶有凤凰塔墓及碑刻,半山腰建有菩萨殿、天王殿、金刚殿等,厢房百馀间,六小宝塔十余座。寺宇规模不逊当年。 清朝永庆禅院仍然屡有增建。据民间传说,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慈僖太后与光绪皇帝等人移驾西安途中曾到永庆禅院敬香,并留下凤袍以作纪念。 “文化大革命中,永庆禅院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寺内僧众在当地有关部门及四众弟子协助之下,重新进行整修。 2003年春,县政府首先征地1公顷,7月破土动工,9月因募捐资金的需要,组建“永庆禅院筹建处”,11月永庆寺禅院修复工程奠基。2004年3月政府开始二次征地3公顷,用于修复关景平台等。 目前新建大雄宝殿已竣工。 2008年9月16日华县永庆寺被公布为陕西省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价值评估 (一)历史价值 在佛教寺院中,大雄宝殿就是正殿,也称为大殿。大雄宝殿是整座寺院的核心建筑,也是僧众朝暮集中修持的地方。永庆寺老大雄宝殿保留至今,蕴含深厚的佛学历史文化内涵。 艺术价值 老大雄宝殿有梁枋施神话故事彩画,两山内墙绘龙、虎等动物壁画;造型别致,在对其美学内涵作进一步的历史挖掘中,确认老大雄宝殿的时代特征及特点,反映出当时高超的绘画技艺及大雄宝殿的辉煌,为研究清代建筑艺术提供了生动的例证。 永庆寺是华县旅游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进华县旅游产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进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 三、建筑描述 永庆寺寺院坐南朝北,为两进院落,现有山门三间,中殿三间,正殿三间,东西厢房各三间。 本工程勘察和维修设计范围:永庆寺大雄宝殿及周边地面。 四、现状调查(详见附后建筑现状残损调查表) 自修建至今,未进行过大的维修。经过风雨侵袭,现已成为危房,导致老大雄宝殿屋面瓦件残缺碎裂,部分脊饰缺损,局部屋面坍塌;椽望、连檐糟朽严重;墙体倾斜、裂缝,墙体抹灰脱落;风雨侵蚀严重,保存现状较差。 残损原因分析 自然因素:自然老化、年久失修:屋面瓦件脊饰因受到风吹日晒、雨淋霜冻等自然因素影响。同时排水不畅致使建筑基础水分长期饱和而致墙体开裂、掏蚀、凹进。 人为因素:在后期使用过程中,人为对建筑本体进行改动。“文革”中对寺院破坏严重。周边仅靠秦岭形成的开山炸石,对原大雄宝殿及寺内建筑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六、现状评估及勘查结论 本次勘察的永庆寺大雄宝殿具有比较重要的文物价值,通过对其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及保存现状、管理条件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永庆寺大雄宝殿目前保存情况较差,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排水不畅;屋面瓦件、脊饰残缺,屋面漏雨,椽望糟朽;室内地面不同程度的被后期改造;地基基础下沉造成墙体裂缝、木装修局部缺失等。 根据《古建筑木结构维护与加固技术规范》(GB50165-92)第四章第一节相关章节规定,并结合建筑本体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及保存现状、管理条件等方面分析,永庆寺大雄宝殿结构可靠性鉴定为Ⅲ类建筑,需采取相应的保护修缮措施是当前迫切需要完成的工作。 建筑现状残损调查表:永庆寺-大雄宝殿 序号 名称 部位 材质 规格 现状 原因分析 1 地面 室内 混凝土 / 后期人为改造为混凝土地面,20%残缺 青石待地面开挖后确定残损情况 自然风化、人为踩踏 室外 土路 台明 青石 2 墙体 东山墙

文档评论(0)

rovend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