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震灾害监测原理及技术.ppt

  1. 1、本文档共3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矿震灾害监测原理及技术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Mining Geophysics 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of Mine Earthquake Disaster Monitoring 第四组 组长,任务分配,总结,整合PPT,背景介绍 常务副组长,矿山震动监测综述 保安2号,能量计算方法比较 Division of Work 汤传金 田李鹏 徐邓 董续高 李浩泽 李文龙 郜敬飞 第一秘书,纵波首次进入时间法—p法 保安1号,能量计算方法比较 t 副组长,确定震源的几种方法比较 精神支柱,微震监测台网优化 Background--汤传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安全生产问题也日益突出,因生产出现事故的影响面也越来越广,煤矿安全是我国安全生产中重要的方面。近年来,煤矿开采过程中频繁发生重大安全事故,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统计,中国煤矿企业每年因矿难事故而死亡的人数超过六千人。2005 年 2 月阜新孙家湾矿难死亡 214 人。2007 年 12 月山西省临汾市新窑发生一起爆炸事故造成 104 人遇难。 2008 年 9月,山西省临汾地区襄汾县发生尾库溃坝特大事故造成 276 人死亡。从安监总局网站“事故查询”系统中获悉,2009 年上半年,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矿难 749 起,死亡 1175 人。这笔笔足以使人震惊的数字,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因此,煤矿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的问题,并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Background 我国的煤矿大多建于五六十年代,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开采强度的增大和向深部开采转移,由于岩石的破坏以及由此导致的一系列灾害事故如冲击地压、瓦斯突出、突水及顶底板破裂坍塌等频繁发生,而矿震则是导致这一系列灾害的直接诱因。因此,对矿震监测和定位技术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不仅体现在可以根据矿震监测结果迅速准确地组织救援,减少损失;而且可以根据监测结果把握区域性矿震的活动规律,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及早的做出预测。 矿山震动监测综述--田李鹏 矿山震动监测综述 矿震给矿井安全生产带来了严重危害: 1、破坏生产,损失储量,而且容易造成人身伤亡。 2、一般级别的矿震就可以在局部范围内造成破坏。 3、强烈的矿震则可能成为整个工作面,乃至整个矿井的灾害。 为了减轻矿震的危害性,就需要对矿震进行实时监测,确定矿震发生的时刻、震源位置和震级大小。 矿山震动监测综述 矿山震动监测综述 矿震测量记录 布置地震监测台网 连续不间断地测量和记录研究区域的震动现象,清楚记录震动的最小能量。 至少布置三台拾震器,记录N-S,E-W,Z,三个垂直方向的震动。 拾震器:将振动信号变为化学、机械或电学的信号。 矿山震动监测综述 监测台站的布置方式 1-地震仪 2-调制器 3-硬基地 4-松动岩体 5-扩展裂隙 6-水泥基砖 7-安全火花壳 8-水泥管 9-裂隙 矿山震动监测综述 震动波形图 震动传播过程及其源函数z(t) 震动波通过岩体,从震中传播到拾震器的传播函数p(x,y) 震动测量仪特征函数k(t) 震源位置的确定方法及其比较--徐邓 纵波首次进入时间法--P法 原理是利用不同的微震监测仪接收到的直达P波起始点的时 间差,在特定波速场条件下进行三维定位,以判断震源点。 优点: 1)首次出现的P波容易确认; 2)与其他波相比,P波初次进入时间的确定误差较小; 3)可以利用计算机程序自动确定P波初次进入时间。 缺点: 1)实际应用中,必须进行简化。有时需假设煤岩体为均匀、 各向同性介质,即P波在各个传播方向上速度v保持不变, 会产生一定误差; 2)对于非均匀需、各向异性介质,波速未知,则需要另增 加一个观测站数据,需要的观测站数据较多。 震源位置的确定方法及其比较 纵横波首次进入时间差法—P-S法 该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的地震波在岩体中传播速度 的不同这一原理,来确定震源的位置。 优点:相对于P法,过程处理较简单, 需要的观测站的数据也较少。 缺点:和P法相同,如果波速未知, 也要增加观测站数目。 震源位置的确定方法及其比较 方位角法、相对定位法 方位角法 当矿震发生时,通过测量某一个观测站方位角方向的变化或一系列观测站方位角方向的变化来确定震源位置。 通过方位角法可以快速确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