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船逐疫傩俗初探-中国傩文化网.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舟船逐疫傩俗初探-中国傩文化网

"傩船"禳灾初探 ——从临武县还傩愿“造船收瘟”谈起 曾志巩 在湖南临武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大冲乡油湾村表演了“舞岳傩神”,包括当年正月“许愿”和翌年正月“勾愿”。“勾愿”即还傩愿,程序甚多,其中造船、行船、送船仪式值得深究。 法师将稻草编结草龙船放在主家人,舞剑请神,先造五方河水,后请鲁班师傅伐木造船,又请丹青祖师彩绘装饰,随将百怪精邪收入船中,宁宅靖境。再请唐葛周三将军和五营兵马,给扮神人戴面具、着神装、附神魂,摆兵布阵。傩神队伍绕村串巷,三娘行前,掌船人将村中牲畜栏门口放的盐、茶、米纸包收起放在船上,关云长随后,在畜栏门口杀三刀,表示斩尽余孽。傩队行至村外,云长斩杀小鬼后,又将草船送到村口或溪边焚烧,法师一边磔鸡,一边念咒送邪,将一切疫鬼送走,至此还愿程序结束,主家和村民当年获得安宁。 上述造船收瘟、迎船逐疫、送船禳灾,是以舟船为载体的驱鬼逐疫仪式,不仅在一些乡傩中流传,而且各地风俗多有记载。笔者以江西记载为主,选取邻省方志记载和遗存共25条,借用“傩船”一词(明代管时敏《題波卷其夫船溺死俗船渡未休孤白同治《临川县志·风俗》:《金溪县志·风俗》道光《宜黄县志·风俗》上元前后,各于保甲内土神庙作年规会,建醮祈年禳灾。壮士擎纸船、锣鼓,引道士沿户入门洒净,祓除不祥男、妇惟虔,如古傩礼。端午节前,土人舁龙船头、锣鼓,导至各户洒净如上元。嘉定州風俗考福建志·将乐县》: “自元日至七日,於含云寺中开会,少长云集,笙歌盈耳。傩日,在城以十七日,水南以十五日,俱于先一日晚,鸣锣遍市巷,彻夜以逐疠疫。至日剡木为船以送之。” (七)广东(1例) 道光《肇庆府志?风俗》:“十一、二月举法事,曰‘禳灾’,又曰‘保境’,作纸船送江上。” (八)四川(1例) 民国《合川县志?风俗》:“今民间或疾或祟,即招巫祈赛驱逐之,曰‘禳傩’。其傩必以夜,至冬为盛。盖先时因事许愿,故报赛多在岁晚,……其术名师娘教。所奉之神,制二鬼头,一赤面长须曰师爷,一女面曰师娘,谓是伏羲女娲,……右设一小案,上供神曰五猖,亦有小像。巫当椎锣击鼓……或歌或舞,抑扬拜跳以娱神。……至夜深,大巫舞袖拗诀,小巫戴鬼面,随扮土地神者导引,受令而入,受令而出,曰‘放五猖’。……以酒肉载以茅舟,出门焚之,曰‘劝茅、送茅’,谓使替灾难也。……考《洞山织(?)志》”,言苗人腊祭曰‘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则此乃沿苗风也。” (九)贵州(1例) 明嘉靖《贵州通志》:“除夕逐疫(俗于是夕具牲醴、扎草舡,列纸马,陈火炬,家长督之,遍各房室,驱呼怒吼,如兵谴状,谓之逐鬼,即古傩意也)”。 此外,康熙《贵州通志》载《木佬祭鬼图》。木老即仫佬族。画面在一河边,地上放一草扎龙船,上插五面三角旗。 二、“傩船”禳灾的综合分析 (一)“傩船”禳灾类型和特点 1、乡傩中舟船送疫仪式。其特点是造船、行船、送船仪式都在傩事活动中进行,是整个傩祭仪式的重要内容。如江西瑞金元旦夜傩,装龙船扮神鬼游街驱疫;福建将乐正月“傩日”前晚“彻夜以逐疠疫,至日剡木为船以送之”;湖南临武和江西萍乡正月间“还傩愿”造船送疫;四川合川“禳傩”,“以酒肉载以茅舟,出门焚之”;安徽衢县七月大傩,“送纸船出河烧之”。 2、类傩的舟船逐疫仪式。仿效乡傩沿门逐疫仪式,或旱船载人装鬼神游街,或陆舟随神队逐疫收瘟,或扛龙船头入户洒净,或以草船、纸船等送瘟,被认为“似古人之傩”、“如傩礼”、“古乡傩遗意”。此类形式甚多,按进行时间可分: (1)元宵节“傩船”沿门逐疫。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元宵节,又称“上元节”,相传起于汉代,唐代以来有观灯风俗,所以又叫“灯节”。明清后,元宵期间的娱乐活动更多,各地张灯结彩,歌舞鼓乐,喧闹达旦。加之春傩多在正月举行,“傩船”禳灾事例很多。如江西《安义县志》记载:“上元近城内外,灯火辉煌,笙歌嘹呖,起十一,终十五,烟火鳌山,龙灯鹤焰,所在皆有禳灾船,最为钜观。其制以竹编成巨筏,糊以红纱,上置小纱笼千百。仓中为三闾大夫像,侍从舟子悉具数十人舁之,游行街市,鼓乐喧天,和以俚歌”。“傩船”(禳灾船)融入灯节之中。又如《南康县志》记载:“上元前数日,悬灯为乐,或用竹丝织为龙,分五节,曰龙灯,张以为戏;又劈竹为船,糊以五彩,内设仪仗甚整,男、妇望辄罗拜,尊之曰‘大神’”。湖南攸县上元“纸画采舡,轮年分值,用歌郎鼓吹达旦”。这些“傩船”禳灾,为元宵民间娱乐活动增添了色彩。 (2)端午节“傩船”沿门逐疫。端午习俗原本避恶消灾,当楚人纪念屈原、越人纪念勾践、吴人纪念伍子胥和曹娥等解释性传说附着于端午后,竞渡逐疫的传说和行动被挤压,民间另以旱舟(傩船)陆行来代替水中龙舟竞渡。清光绪《南昌县志?风土》说:“俗以五月阴阳交,为毒月,瘟神降,故召道士设醮于神庙,制龙舟送瘟神。又有旱龙船,舁行村市,沿门击鼓

文档评论(0)

ted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