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教程-第二讲摘要
Protocols and the TCP/IP Suite Chapter 2 第 2讲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主要内容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 OSI参考模型 TCP/IP参考模型 Novell NetWare参考模型 局域网协议举例 打电话(甲给乙打电话) 拨号(甲拨乙的电话号码) 振铃(乙的电话就会响) 接听(乙选择接听电话) ….. 电话号码的格式就是语法,电话号码格式:长途区号+市话号码) 这一系列的动作:拨号、振铃和接听,就是语义的例子。 动作的先后顺序就是时序。 我们把计算机网络的层次划分及各层协议的集合称为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简称网络体系结构。 举 例 邮政系统实际上是就是一种分层结构,整个系统可分为三层:用户子系统、邮局子系统、运输子系统。 信件在邮政系统中的传输过程? 寄信用户?寄信地邮局?寄信地运输部门 ?收信人地运输部门?收信人地邮局?收信人用户的过程(顺序相反)。 用户与邮局的关系?邮局与用户的关系(垂直)?同一层两端关系(水平)? 每一层通信两端-同等机构间有个约定(协议,为了能够相互理解):用户之间的约定、邮政局之间的约定和运输部门之间的约定。 3、网络层次体系结构中的几个概念 实体:任何可以发送或接收信息的硬件/软件进程。 对等层:两个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 对等实体:位于不同系统的同名层次中的两个实体。 ? 每一层协议就是这一层对等实体之间互相通信的规则。 每一层对于相邻的上一层是透明的,即上一层只知道该层提供那些服务,并调用它,而并不知道该层功能具体如何实现。 对等层通信 网络体系结构不同主机的对等层之间并不直接通信。 实际上,每一层必须依靠相邻层提供的服务来与另一台主机的对应层通信。 上层使用下层提供的服务—Service user 下层向上层提供服务—Service provider 以两个人使用信件进行信息交流为例 (见下页图) 数据封装 一台计算机要发送数据到另一台计算机,数据首先必须打包,打包的过程称为封装。 封装就是在数据前面加上特定的协议头部。 发送邮件的例子:信装入写有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信封中发送,还要写明用航空或挂号…。 服务原语 相邻的两层,下层为上层提供服务,上层利用下层提供的服务完成自已的功能。上层可看成是下层的用户,下层是上层的服务提供者。 层间的服务在形式上是由一种原语(或操作)来描述的。在同一系统中,N+1层实体向N层实体请求服务时,服务用户(服务请求者)和服务提供者之间要进行信息交互,交互的信息即为服务原语。这些原语供用户实体访问该服务或向用户实体报某事件的发生。 服务原语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请求(Request):服务用户向服务提供者请求一定的服务。如建立连接、发送数据、释放连接、报告状态。源(N+1)层—源(N)层 指示(Indication):服务提供者向服务用户提示某种状态。如连接指示、输入数据、释放连接。 目的(N)层—目的(N+1)层 响应(Response): 服务用户响应先前的指示原语。如接受连接或释放连接。 目的(N+1)实体—目的(N)实体 确认(Confirm) 服务用户收到服务提供者关于它的请求的答复。 源(N)实体—源(N+1)实体 服务形式 从通信角度看,各层所提供的服务有两种形式:面向连接的服务和无连接的服务。 面向连接的服务 所谓“连接”,是指在同等层的两个同等实体间所建立的逻辑通路。利用建立的连接进行传输的方式即是面向连接的服务。 虚电路(对应于电话交换中的电路交换):建立连接、传输数据(连接标识)、释放连接。 适用于数据量大、实时性要求高的传输应用场合。 无连接的服务 无连接的服务,无须在两个对等实体间事先建立连接,计算机可以随时向网络发送数据。 类似于邮政系统的通信过程。 传输的每个分组中必须包含目的地址;会出现分组的丢失、重复和失序。 适用于短报文的传输。 数据链路层的物理地址(网卡地址)寻址 节点1的物理地址为A,若节点1要给节点4发送数据,那么在数据帧的头部要包含节点1和节点4的物理地址,在帧的尾部还有差错控制信息(DT)。 每一层的对等实体之间的传输单元(对等实体识别相同的数据单元)如下图所示 注 意 ●数据从发送方的最高层一层一层地往下送至最低层,再通过物理信道将数据传送到对方的最下层。在接收方顺序则相反。如下图所示。 TCP/IP的体系结构 OSI参考模型研究的初衷是希望为网络体系结构与协议的发展提供一种国际标准 但由于Internet在全世界的飞速发展,使得TCP/IP协议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虽然TCP/IP不是ISO标准,但广泛的使用也使TCP/IP成为一种“事实上的标准”,并形成了TCP/IP参考模型。 TCP/IP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GB_T 3880.2-2024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 第 2 部分力学性能.docx VIP
- 地铁全面节能改造技术方案(RT轨道苏州会议).pdf VIP
- 鼻部解剖及生理(共49张课件).pptx VIP
-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诊断治疗的专家共识(2024)解读.pptx
- 工程装饰装修施工方案.docx VIP
- CECS-10-89埋地给水钢管道水泥砂浆衬里技术标准.pdf VIP
- 中国如何推进智慧消防稳定发展.doc VIP
- 岭南版上册二年级美术教案.doc VIP
- 2025 年重庆市高中数学联赛初赛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HarmonyOS鸿蒙应用开发》电子教案--项目2-01.doc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