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两湖麈谈录》(明)许浩 撰精选资料.docVIP

118《两湖麈谈录》(明)许浩 撰精选资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两湖麈谈录  (明)许浩 撰   唐世藩镇之祸,有识者愤之,要当究其建置之始,指其疆域之分,计其统属之地,则当时事宛然在目,可以垂永戒。观史之暇,因概括其大凡使有考焉。当安史甫平,仆固怀恩欲幸祸植党,于是请以河北地封三降将,其后遂为魏博、卢龙、成德,是谓河朔三镇也。又有淄、青、横海、宣武、彰义、昭义,皆黠将悍卒,尤而效之,相与蔑视王人,署置官吏,连衡以抗天子,或以子继父,以下叛上,则朝廷不得已姑赐节钺,虽在中国,实如戎狄。盖是八镇之土地民人不复为朝廷有,声教所不及也。按魏博有州七,贝博魏卫相澶磁也,今大名府并东昌卫辉彰德之地。成德有州四,恒冀深赵也,今真定府之地。卢龙有州九,幽涿瀛营莫平蓟妫檀也,今顺天府并衡州永平河涧之地。淄青有州十二,淄青齐海登莱沂密曹濮兖郓也,今皆山东之地。横海有州四,沧景德棣也,今沧州景州并德州之地。宣武有州四,汴宋颍亳也,今开封归德颍州并亳州之地。彰义有州三,申光蔡也,今皆河南之地。昭义有州五,泽潞邢沼慈也,今泽州潞州顺德府之地。盖举天下要害地而瓜分之,府库充实,士马强壮,隐然战国之势也,宁不可愤也乎?然亦乘人君之暗懦、宰相之凡庸耳,有君如宪宗武宗,相如裴度李德裕,则剪殪而芟刘之不遗余力矣。后之人君览此,其亦拔祸本,揽权纲,任贤辅,惜名器,庶不成此厉阶也。呜呼!万世之炯鉴哉!   我朝职官虽革中书省,而特置内阁,亦隐然宰相也。六部则六卿分职也。公孤不常置,加于内阁则为三公,加于六部则六卿兼三公也。都察院,则御史台也。通政司,则银台通进司也。大理寺,则廷尉也。太常寺,则奉常也。太仆寺,则太仆也。鸿胪寺,则大鸿胪也。行人司,则大行也。尚宝司,则符宝郎也。六科,则给事谒者与给事中也。翰林院,则翰林也。国子监,则太学也。钦天监,则太史令也。府尹,则京兆也。但司徒古典教民,而后世则户部司钱谷。太仆古掌天子车马卤簿,而今则专司马政。至于光禄,古掌宿卫宫殿门户,至唐宋,始掌祭祀朝会酒醴膳羞,而今则止司供御饮膳。中书舍人古莅中书省,掌行命令撰制辞,而今则官善书之士以缮写内制。若祭酒之官,前代多设,故有军谘祭酒,侍中祭酒,京兆祭酒等名,而今惟国子监。按古礼宾客,得主人馔则老者一人举酒以祭于地,示有先也,故谓祭酒,盖尊重之称也。大抵我朝官法古制,其不用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尤远过前代。其余职任事权稍有不同,而亦无大相远,惟国史总于翰林,而不立日历所,不设起居注,深有未安。尝考典籍,洪武中犹修日历,犹有起居注,而其后遂废,诚缺典也。比读官制,故为考序而纪其大略。   国家财赋仰给东南,而吴郡恒多水患。盖东南诸水咸汇太湖,太湖由三江入海。而三江久失故道,东江不可复寻,独娄江尚在,吴淞江虽在,而多湮。其别出一支,分从常熟白茅港入海,最大且驶,而海沙阏塞,久成平陆。以大势论之,太湖吞纳众流犹人之腹,白茅吴淞则尾闾也,阳城昆承华亭诸处,犹脉络也。尾闾不泄,腹且饱胀为病,四支百脉无不病者。故宜兴湖州诸阏水归太(湖无)碍,则常之宜兴武进,湖之乌程归安,淞之华亭可无水患。浚吴淞白茅之淤,湖之水入江海无碍,则苏之长洲常熟昆山可无水患。永乐夏忠靖公治之,正统中周文襄公治之,景泰中李侍郎敏治之,弘治中徐侍郎贯治之,嘉靖中李尚书充嗣治之。夫忠靖文襄不可尚已,其余虽互有得失。然凡其施为之品式,举行之次第,抉剔之蠹弊,往迹具在,有志经国者所当一一究心者也。   王守溪阁老在翰林有名,文章亦明畅严整。尝作拟罪言,其中论修史一条切中今日之弊。略曰:班固死,天下不复有史矣。古之所谓史者,皆世守之,人主所至,执笔以随,其言其动皆亲见而亲书之,所谓信史也。后世史官,虽具员而无定职,人主动静邈不相及,政事行罢不及预闻。惟易世之后,则绸前后奏疏而分曹书之,且以宰臣兼领。奏疏之语,果皆实乎?分曹之人,果皆才乎?宰臣之意,果皆公且正乎?且生于数十年之后,追书数十年之前,其是非曲直皆茫然无闻,或得之传闻,已非其实;纵得其实,而亦莫能照其情伪,或夺于众不得书,或迫于势不敢书,或局于才识不能书。故一时君臣谋议勋业汨没不传,而奸险情态亦无能发其微以为世戒,而监领者又往往以私好恶杂乎其间,故曰不复有史矣。   李西涯阁老云,国家置直文渊阁事者迄三十余人。此语在弘治戊午。由前考之,其人则解学士缙,胡文穆公广,黄文简公淮,胡祭酒俨,金文靖公幼孜,杨文贞公士奇,杨文敏公荣,杨文定公溥,陈尚书山,张尚书璞,苗学士衷,高文毅公毂,马学士愉,曹文襄公鼐,张文僖公益,陈少保循,王少保文,王文通公一宁,萧宫师锚,江尚书渊,商文毅公辂,彭文宪公时,徐武功伯有贞,李文达公贤,薛文清公珝,许学士彬,吕文懿公原,岳修撰正,陈庄靖公文,万文康公安,刘文穆公吉,刘文和公珝,刘文安公定之,尹尚书直,彭文思公华,徐文靖公溥,刘少师徒,丘文庄公珝,谢文正公迁。若文继是以后则焦少师芳

文档评论(0)

dart00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