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信息安全管理第3章3.4有害程序
3.4有害程序3.4有害程序3.4.1有害程序简介3.4.2计算机病毒3.4.3特洛伊木马3.4.4僵尸程序3.4.5蠕虫3.4.6恶意脚本3.4.7有害程序防范技术3.4.8有害程序相关法规与社会组织3.4.1有害程序简介程序:程序是指在一定的软、硬件环境下可执行的代码,实现设计者期望的计算机行为、状态。3.4.1有害程序简介有害程序是指侵入计算机系统,破坏系统、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等的程序。3.4.1有害程序简介有害程序的具体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危害表现形式有: ·格式化硬盘; ·下载运行木马程序; ·注册表的锁定; ·默认主页修改; ·篡改IE标题栏; ·篡改默认搜索引擎; ·IE右键修改; ·篡改地址栏文字; ·启动时弹出对话框; ·IE窗口定时弹出; ·禁止使用计算机。3.4.1有害程序简介有害程序事件是指蓄意制造、传播有害程序,或是因受到有害程序的影响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有害程序事件包括计算机病毒事件、蠕虫事件、木马事件、僵尸网络事件、混合攻击程序事件、网页内嵌恶意代码事件和其他有害程序事件7个第二层分类。有害程序事件①计算机病毒事件是指蓄意制造、传播计算机病毒,或是因受到计算机病毒影响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它可以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有害程序事件②蠕虫事件是指蓄意制造、传播蠕虫,或是因受到蠕虫影响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蠕虫是指除计算机病毒以外,利用信息系统缺陷,通过网络自动复制并传播的有害程序。有害程序事件③木马事件是指蓄意制造、传播木马程序,或是因受到木马程序影响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木马程序是指伪装在信息系统中的一种有害程序,具有控制该信息系统或进行信息窃取等对该信息系统有害的功能。有害程序事件病毒、蠕虫和木马病毒会导致计算机彻底损坏,或者破坏你的Windows组件,或者破坏文件,导致系统无法正常使用等等,突出破坏性。蠕虫是一种通过网络传播的恶性病毒,更侧重与说明他具有很强的自我复制性和传播性,并不一定带有严重活着明显的破坏性。木马就是指的“盗窃”性质。它就是专门盗窃信息的,对系统没有特别大的损害。但是,现在的这些病毒,蠕虫,木马都有技术融合性质。有害程序事件比如说有名的熊猫烧香,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1)病毒性质:它可以屏蔽杀毒字眼,破坏系统安全模式,破坏杀毒软件,更改图标,这就是病毒性质的行为。2)蠕虫性质:它可以在本机大量复制自身,并且通过局域网,U盘等肆意传播,这是典型的蠕虫行为。3)木马行为:通过前两个行为获得系统控制权后,疯狂下载木马,盗窃用户信息,这就是典型的木马行为。有害程序事件④僵尸网络事件是指利用僵尸工具软件,形成僵尸网络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僵尸网络是指网络上受到黑客集中控制的一群计算机,它可以被用于伺机发起网络攻击,进行信息窃取或传播木马、蠕虫等其他有害程序。之所以用僵尸网络这个名字,是为了更形象的让人们认识到这类危害的特点:众多的计算机在不知不觉中如同中国古老传说中的僵尸群一样驱赶和指挥者,成为被人利用的一种工具。有害程序事件⑤混合攻击程序事件是指蓄意制造、传播混合攻击程序,或是因受到混合攻击程序影响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混合攻击程序是指利用多种方法传播和感染其他系统的有害程序,可能兼有计算机病毒、蠕虫、木马或僵尸网络等多种特征。混合攻击程序事件也可以是一系列有害程序综合作用的结果,例如一个计算机病毒或蠕虫在侵入系统后安装木马程序等。有害程序事件⑥网页内嵌恶意代码事件是指蓄意制造、传播网页内嵌恶意代码,或是因受到网页内嵌恶意代码影响而导致的信息安全事件。网页内嵌恶意代码是指内嵌在网页中,未经允许由浏览器执行,影响信息系统正常运行的有害程序。有害程序事件⑦其他有害程序事件是指不能包含在以上6个第二层分类之中的有害程序事件。流氓软件:是指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强行安装运行,侵犯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但已被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计算机病毒除外。3.4.1有害程序简介DOS时代Windows时代网络时代随着当前移动智能终端的发展,可以预见,有害程序转战智能设备将是未来的趋势。3.4.2计算机病毒近年来,由于计算机病毒的泛滥,全世界平均不到20分钟就会产生一个新的病毒。这些病毒通过Internet传向世界各个角落,这意味着连入Internet 的计算机平均20 分钟就有可能被感染一次。按每天开机联网2小时,一年内可能被全世界所有最新病毒感染2 190次。继传统方式感染可执行文件病毒以后,新病毒以其较强的隐蔽性和相当强的传染性在Internet 上广泛散播开来。3.4.2计算机病毒据统计,在我国企业、公司级的网络系统中,有90%的计算机都曾受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docx VIP
- 2025年全国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网络培训示范班在线考试题库及答案.docx VIP
- 本量利分析在企业中的应用及改进.pptx VIP
- 夏季四防安全培训PPT.ppt VIP
- 标准图集-20S515-钢筋混凝土及砖砌排水检查井.pdf VIP
- 2025年公开选拔中小学校长笔试试题含答案.docx VIP
- 选聘中小学校长笔试题含答案(精选).pdf VIP
- 2022年公开选聘中小学校长笔试题含答案 .pdf VIP
- 新解读《HJ T55-2000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最新解读.docx VIP
- 年总结的自我总结.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