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瑞春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docVIP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陈瑞春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

陈瑞春经方临床运用的几个问题 “经方”即伤寒、金匮方,因其为经典故称之为经方。有学者认为伤寒为外感病而设,专治外感病;而金匮则以治杂病见长,为内伤杂病而设。此说未能概其全。历代医家以仲景方为群方之冠,是方剂之鼻祖。既然是奠基之祖方,其运用就不拘于外感与内伤,只要辨证论治的道理相通,举凡临床诸病皆可择其而用之。 历代诸贤,上下求索,对经方药味少而精,出神入化的微妙之处研究至深,达到了见微知著的境地,使经方的疗效长盛不衰,充分体现其生命力,至今仍有效的指导临床,它的科学内涵,运用中的诸多问题,有赖于实践中去解读。兹不揣浅陋,讨论于后: 1 辨识病机 不拘病名 《内经》有“谨守病机,各司其属”。《伤寒论》以六经辨证为纲,以八纲辨证为目,揭示了中医认识疾病的辩证思维方法,以八法论治,统辖诸病,形成了完备的治疗手段。然而经方的临床运用,关键是精于辨识病机,实际就是要“先议病”。 所谓“病机”,就是疾病发生、发展的机理。它包含了病因、病性、病位,通过审证求因,以明辨病机,临床上有什么样的证候,必然会反映出相应的病机,病机与证候是统一的,因而才有临床辨证论治的原则性和灵活性。临床上肾炎阳虚水泛而浮肿,心脏性(包括肺心、风心)阳虚水上凌心水肿,以及不明原因的水肿,只要病机是“阳虚水邪泛滥”,皆可以真武汤治疗。笔者曾以真武汤治愈一例眩晕(高血压),其病机都是阳虚水邪泛滥。如此种种不同病症,用一个方“异病同治”的特点,正是辨析病机的精髓和优势。 临床实践证明“精辨病机,不拘病名”还是拓宽经方运用的关键。笔者常用五苓散治疗尿少、尿多、遗尿、尿崩,皆可以起到明显的效果。这四种不同的病症,其病机都责之于“膀胱气化不利”,故用五苓散主治。如已婚已育的中老年妇女常有尿路感染,用氟哌酸能控制症状,不能治本,反复发作。如其尿意频急,舌苔白润者,用五苓散一剂知二剂已,此尿少也。反之,前列腺肥大,尿多至每晚七、八次,小腹坠胀,舌淡苔白,脉缓者,用五苓散缓解症状极快,或配合金匮肾气丸,近期疗效十分理想,此尿多也。如小儿遗尿,每晚必遗,春夏秋冬,无一例外,虽补肺补脾,补肾收涩无功,而用五苓散加菖蒲、远志,温通心阳,化气利水。有的患孩一方而终,且不反复。尿崩症是个难治病,看似用五苓散是隔靴搔痒,无济于事,其实不然。曾治一寇姓男孩,以五苓散研粉末冲服,已愈五年多,能正常读小学二年级,一直用上方,发育良好,智力聪颖。不过尿比重仍很低,有待进一步观察。 如前所述,辨识病机,不拘病名,是用好经方的关键所在。柯韵伯说,要在六经中求根本,不在病名上求枝叶。这是叫人重视辨病机,不能计较病名。目前,中医临床现状,只认病名,不求病机,以至于用西医病名来套中医的病机,只要是炎症,一概用凉药,只要是激素水平低,统统用温肾药,如此中西医结合,实在是个误区,把中医精华的辨证思维方法,有效的方与药,都“现代化”了,能不说是遗憾么? 2 突出主症 参合佐症 “主症”就是主要症候。伤寒六经各有其主症:如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恶寒就是太阳病的主症,如果不恶寒则不能称太阳病。其它如结胸症,痞满症都有各自的主症。结胸症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痞满者心下满按之濡。这里所例举的主症是辨证的主要焦点,是遣方用药的主要依据,既要在一群证候中突出地抓住主症,又要把主症的病机(包括病性、病位)辨析清楚。所以,必须在抓主症的同时,参合佐症,以期更全面地掌握主症,为立法遣方提供准确的临床依据,比如正在心下,按之则痛的小结胸证,其主症:心下按之则痛,非常明确。然而,必须参合其他佐症,如痰热互结的舌苔黄白相兼,或痰色黄白相夹,或胃脘肋胀痞,脉弦滑实等佐症,亦必不可少,也必须一致,才能用小陷胸汤治疗。笔者习用小陷胸汤合四逆散治胃脘痛、痰热互结之证。其主症是心下满,按之则痛,佐症是痰热互结,舌苔黄白相兼而腻,或胃脘及胸胁胀痛。曾治一男子,年26岁,因春节饮酒过度,引发胃脘胀痛,口苦舌红苔黄腻,大便不爽,脉弦实。疏方:柴胡10g,白芍15g,枳壳10g,郁金10g,法半夏10g,川黄连6g,瓜蒌壳15g,炙甘草5g。水煎后分两次服,每日一剂。上方服三剂症状消失,又服三剂痊愈。本方合清热化痰,疏泄肝胆为一体,是治疗胃脘痛的良策。 主症和佐症,在一定的意义上说,没有孰轻孰重之分。虽然主症是判断疾病的焦点,而佐症往往也是定乾坤的要素,不能忽视。在《伤寒论》中很少提舌苔,其实舌苔就是重要的佐症,尤其是消化系统的疾病,舌苔往往就是决定用什么方药的关键。比如半夏泻心汤心下痞、按之濡的痞满是主症,然而舌苔必须是黄白相兼而腻(或薄腻或厚腻)才能用本方调和寒热,否则非但无效反而助热化燥。又比如炙甘草汤是心阴阳两虚,其主症心动悸,脉结代。如果是舌少苔,舌质红,决不可用,必定要舌淡苔薄白,才能用是方。因为舌红少苔,心动悸脉结代,是阴虚之证,如此时用参

文档评论(0)

sd7f8dg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