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增加植物根系对水分和营养物质的吸收; 增加植物根系对磷素的吸收: 菌根真菌分泌生长激素刺激根系生长。 类菌体细胞中具有固氮能力,但需要微量元素Mo、Co和Cu以及大量的S和Fe,固氮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ATP。 根瘤中含有豆血红蛋白,作为电子载体给根瘤提供O2以便合成ATP,同时保护了对O2高度敏感的固氮酶。 豆血红蛋白血红素部分是由根瘤菌基因编码合成,而球蛋白部分是由植物细胞基因编码合成的,但须由根瘤菌诱导才能产生。 N2还原过程的副反应是产生H2,H2的产生浪费植物光合作物所产生的能量并降低固氮的产量。 第三节 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微生物作为某些水生动物的食物 在自然界中,许多动物以微生物作为食物; 无脊椎动物海绵、北极鹅可以通过腿上的毛、触须从水中过滤的得到活的微生物作为食物 微生物帮助动物消化食物和获取营养物质P72 许多动物缺乏消化某些食物的酶,必须借助微生物的初步代谢 1、微生物在体外帮助消化食物 微生物分解纤维素成小分子碳水化合物并合成动物所必需营养物,作为动物食物;动物则为微生物提供分解的底物,创造生长繁殖场所。 2、微生物在动物体内帮助消化食物 以蜜蜂蜡质为食物的鸟类需要裂解蜡质微球菌和白色假丝酵母在体内帮助消化食物,同时微生物在鸟类提供辅助因子时能够利用蜜蜂的蜡质,分解的产物则被鸟类同化。 动物与光合微生物之间的共生关系 某些无脊椎动物可以和光合微生物建立互惠共生关系。 光合微生物有:单细胞藻类和蓝细菌 动物包括:海蜇、海绵和珊瑚 蓝细菌通过光合作用给动物提供有机营养,而动物则为光合细菌提供合适的生长环境。 动物与发光细菌之间的关系 某些海洋无脊椎动物和鱼类能与发光细菌建立互惠共生关系。 某些鱼身上有像囊状的特殊器官,器官中存在发光细菌,鱼给发光细菌提供营养、生活环境并保护细菌免遭竞争作用。 细菌发光可以为鱼类在海底寻造目标,辨别不同性别的鱼,发出信号,作为鱼的诱饵。 病原微生物与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病原微生物在动物体内或体外生长,感染动物,引起疾病,或产生毒物。 层积泥中的微生物代谢含硫化合物,产生硫化氢,达到一定浓度时使动物死亡。 苏云金芽孢杆菌体内的伴胞晶体对许多鳞翅目昆虫具有毒杀作用。 谷物上的黄曲霉分泌黄曲霉素,引起动物中毒。 微生物分泌的透明质酸酶分解透明质酸,导致动物组织破坏。 植物根 细菌 根瘤菌在受感染细胞中大量繁殖,形成类菌体,并使根形成根瘤 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分解果胶,促进细菌侵入 细菌多糖 分泌色氨酸 未知辅助因子 根毛卷曲和分枝,围绕细菌生长 氧化成IAA 根分泌物 细菌增殖 在根瘤形成过程中植物根与根瘤菌之间的相互关系(P68)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的互惠共生关系具有严格的特异性,由于豆科植物产生趋化物质和根瘤菌在根毛上具有特异结合位点有关。 环境条件对于根瘤菌生长和感染根毛的能力有显著的影响。 温度:根瘤菌为中温菌,但能抵抗低温条件(最低5℃),能抗中温(40℃)。 pH值:某些根瘤菌对低pH值敏感,在酸性土壤中不能感染根毛。 许多土壤真菌和细菌对根瘤菌具有拮抗效应。 某些蛭弧菌和病毒能寄生在根瘤菌中。 与非豆科植物共生的放线菌在1978年以后才陆续分离获得纯培养。 已知有192种乔木或灌木能与弗兰克氏放线菌共生形成根瘤并固定空气中的氮气,其固氮效率可达到每年100~200kg/ha氮素。 (2)弗兰克氏放线菌与非豆科木本植物的共生固氮 能固氮的非豆科植物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能力,可以作为荒山、海滩和沙漠绿化的先锋树种,在改善生态环境,解决农村燃料和饲料来源及林业生产等方面均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非豆科木本植物主要有:桤木、木麻黄、杨梅、马桑、沙棘和胡颓子等。 二、微生物与植物其他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 附生生物(Epiphytic microorganisms): 附着在植物的树干、叶子和果实表面的微生物群体,包括异养菌、蓝细菌、酵母菌等。 由于植物表面的环境暴露在空气中,并受直射光、周期性干燥和较大幅度温度变化的影响,因此多数附生微生物具有色素、保护性厚壁及适当的传播机制,以利于它们在这一特殊生境中的生存和发展。大多数附生微生物存在于植物的叶背和叶鞘内。 细菌:假单胞菌属、乳酸细菌属、黄单胞菌属和葡萄球菌属等。 真菌:最常见的有酵母中的掷孢酵母属(Sporobolomyces)、红酵母属和球拟酵母属等,其中掷孢酵母能产生掷孢子向外放射,是叶际最常见的类群。 其它属于子囊菌、担子菌或半知菌的真菌也可在叶面或叶际分离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