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采收率计公式.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采收率计公式

常规砂岩油藏采收率计算 低渗透砂岩油藏 碳酸盐岩油藏采收率计算 砾岩油藏采收率计算 凝析气藏采收率计算 溶解气驱油藏采收率计算 稠油油藏采收率计算 #一、常规砂岩油藏采收率计算 1)石油行业标准1(俞启泰,1989年) 式中各项参数的分布范围 参数 油水粘度比 μr 平均渗透率k 10-3μm2 平均有效厚度h m 井网密度S* hm2/well 变异系数VK f 油层温度T ℃ 变化范围 1.9~162.5 69~3000 5.2~35.0 2.3~24.0 0.26~0.92 30.0~99.5 平均值 36.7 883 16.7 9.4 0.68 63.0 2)石油行业标准2(陈元千,1996年) 式中各项参数的分布范围 参 数 地层原油粘度μo mPa·s 空气渗透率K 10-3μm2 有效孔隙度φ 井网密度S well/km2 变化范围 0.5~154.0 4.8~8900.0 0.15~0.33 3.1~28.3 平均值 18.4 1269.0 0.25 9.6 适用条件:中等粘度,物性较好,相对均质。 3)万吉业(1962年) 4)美国Guthrie和Greenberger(1955年) 适用条件:油层物性较好,原油性质较好 5)美国API的相关经验公式(1967年) 适用条件:油层物性较好,原油性质较好,不适用于稠油低渗油藏。 6)俄罗斯的Кожакин(1972年) 适用条件:μR=(0.5-34.3) K=(109-3200)10-3μm2 S*=7.1-74公顷/口 SK=0.32-0.96 VK=0.33-2.24 h=2.6-26.9m 7)俄罗斯Гомзиков的相关经验公式(1977年) 适用条件:K-0.130~2.580μm2 μR=0.5~34.3mPa.s S*=10~100公顷/口 Z=0.06~1.0 Soi=0.70~0.95 T=22~73℃ H=3.4~25m 8)前苏石油科学研究所的格姆齐科夫公式 以上各式中参数: ER:采收率,小数; K:平均空气渗透率,×10-3μm2; μo:地层原油粘度,mPa.s; μr:地层油水粘度比; φ:平均有效孔隙度; Sk:砂岩系数; Vk:渗透率变异系数; Boi:原始原油体积系数; S:井网密度,口/km2; h:有效厚度,m; T:地层温度,℃; Z:过渡带的储量系数; Pi:原始地层压力,MPa; Pa:废弃压力,MPa; S:井网密度,口/km2; S*:井网密度,ha/well; Swi:地层束缚水饱和度; K*:有效渗透率,μm2。 经验公式测算采收率主要取决于参数选值的精度,与实际生产资料无关。 9)全国储委油气专委(1985年) 利用200多个水驱程度大于60%的砂岩油田资料,统计分析得出采收率与流度有关的公式: 参数范围:渗透率20~5000×10-3μm2,原油地下粘度0.5~76mPa.s。 10)辽河油区水驱砂岩采收率计算公式 根据全国储委的要求,对辽河油区已开发油田的地质特点和开发状况,从稀油和高凝油油藏中,按照①水驱砂岩油田;②已采出可采储量的40%以上,标定可采储量较为可靠;③各种地质参数较为完善等原则。筛选了27个油田和区块,着重考虑流度、孔隙度和井网密度对原油采收率的影响,通过多元回归,得出了辽河油区水驱砂岩采收率计算公式: 该公式适用条件:渗透率为30~5000×10-3μm2,孔隙度15%~30%,地下原油粘度小于30mPa.s。 11)我国油田上统计出的相关公式 式中:ω──水驱储量与动用地质储量之比,f; K/μo──流度,10-3μm2/(mPa.s)。 12)水驱方式下油层采收率的确定 在注水保持油层压力,油层中未产生游离气的条件下,水驱的采收率为: 式中:φ──油层孔隙度; A──含油层面积; h──油层有效厚度; So──原油饱和度,So=1-Scw; Scw──束缚水饱和度; Boi──原始条件下原油的体积系数。 Sor──残余油饱和度; Bo──目前原油体积系数。 13)经验估计法 水驱油藏大量统计资料的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水驱采收率的因素不仅是渗透率和粘度,而且与束缚水含量和油层厚度有关,与孔隙度也有关系。根据70个水驱或局部水驱油田按上述5个参数对实际油层水驱采收率统计结果,可得出如下的经验公式: 式中:ER──采收率; K──油层渗透率,10-3μm2; Scw──束缚水饱和度; μo──原油粘度,mPa.s

文档评论(0)

9885f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