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讲解.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1课社会生活的变迁讲解

* 现代旗袍 * 满族旗袍 现代旗袍 易服饰 经过改良的旗袍 女士服饰的变化 * 男子服饰的变化 易服饰 长袍马褂 西装 中山装 中山装 最初的设计是7个纽扣的,后来改成5个 坚挺的衣领 两个加上软盖的口袋,以防物件丢失 “琴袋”设计,有延伸性,方便放入笔、笔记本等物件 (中西合璧) * * * 西式服装 男式:西服 女式:洋裙、紧身细管裤 、…… 中西合璧 中山装的流行 紧身合体高领旗袍…… 清朝服装 长袍、马褂、 瓜皮帽 满式旗袍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女人 辛 亥 革 命 前 辛 亥 革 命 后 时期 类别 剃发留辫 长袍、马褂 强令剪辫 中山装、西装、旗袍 大人 老爷 少爷 先生 某君 跪拜作揖请安 鞠躬握手 缠足 天足 男主外 女主内 妇女走向社会 * * 为什么清末民初的社会生活会出现这么大的变化? (摘自课本) 资料一: 1844年,一位法国海关官员到中国参加中法通商条约谈判时,在广州、澳门等地拍摄了不少照片。他是最早在中国摄影照相的外国人之一。照相术在19世纪40年代传入了中国。 资料二: 1912年,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布剪辫令,去除旧俗。 资料二: 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还颁布法令,革除“大人”“老爷”的称呼,规定职员之间改称职务,民间普通称呼改为“先生” “君”。 ①列强的侵略,中国被迫开放,西方科技文明成果伴随着枪炮传入中国。 (人类文明发展、世界文明交流的结果) ②辛亥革命的推动。 (清朝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这种时代变革的结果) ③善于向西方学习。 *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艰难起步 政治 7、8 经济 6 思想文化 9、10 社会风尚 11 东西方文明相互碰撞的过程 1840年中国步入了近代,在侵略与反侵略的较量中,东方文明与西方的科技文明也相互碰撞着…… * 假如你生活在22世纪,我们的生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1904年,也就是《定军山》拍摄一年前,慈禧太后七十寿辰之际,英国驻北京公使曾进献放映机一架、影片数套庆贺。英国公使敬献的放映机质量一般,放映技术恐怕也了了,这次皇家放映实验中途突然发生爆炸。慈禧老太太以为这是一个不吉利的兆头,当即下达了一个不准再在宫里放映电影的命令 。 长丰县沛河中学 长丰县沛河中学 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 维新变法 1898年 辛亥革命 1911年 新文化运动 1915年 中国近代化的艰难探索 * * 社会生活的变迁 清 末 · 民 初 * 学习目标: 学习掌握清末民初中国社会生活面貌是怎样变化的。 学习理解近代照相和电影在中国出现的意义。 学习掌握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剪辫令,革除“大人”、“老爷”等前清官场的称呼,改为“先生”“君”称呼的原因。 了解中山装的蕴含。 * 一、照相与电影的出现 1、照相技术 19世纪30年代的法国 19世纪40年代 锁定瞬间即逝的历史片段,保留社会发展真实证据,为观察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珍贵的影像资料。 作用: 传入中国: 发明: 进入宫廷: 19世纪晚期 * 19世纪 30年代末 达盖尔发明第一台照相机 19世纪 40年代传入中国 照相术 * 19世纪 晚期走进清朝宫廷生活 照相 * 慈禧太后的 御用摄影师 ——裕勋龄 * 2、电影出现 诞生: 1895年,电影诞生于法国。 传入中国: 1896年 上海 徐园 “又一村”放映的“西洋影戏”——《马房失火》 中国拍摄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的《定军山》 * 《定军山》剧照 我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由京剧大师谭鑫培先生主演的京剧片《定军山》。 电影 * 1931年 《歌女红牡丹》 第一部有声电影 胡蝶主演 中国电影 20世纪30年代 初具规模 1934年 《渔光曲》 第一部国际上获奖电影 王人美主演 1937年 《马路天使》周璇主演 * 20世纪30年代的电影皇后——胡蝶 20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影星 一代歌后“金嗓子” ——周璇 * * 电影 * 学习探究: 2、照相、电影对于我们学习历史有什么帮助呢? 1、为什么照相和电影为统治者喜欢并很快为百姓接受? * 想一想: 1、中国人没留辫子前是什么发型? 2、什么时候开始留辫子? 3、为什么要剪去辫子? 因为辫子是清朝人的特征,如果要革命,首先就要把自身的清政府的特征去掉,就是剪辫子。 * * 1、剪发辫 辛亥革命后剪辫蕴含着政治意味。 发辫是民族压迫的产物; * 溥仪剪辫装 剪辫图 * 清末剃发图 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 * 剪辫风行,火了剃头匠 * 社会习俗的变化 近代男子发型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