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精典课件国当代文学史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精典课件国当代文学史课件

一、什么是中国当代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是中国新文学的当代部分,有的被称为20 世纪中国文学的当代部分。 一般指1949年以后的中国文学 中国当代文学的定义 定义一:首先是指1949年以来的中国文学, 其次是指发生在特定的社会主义历史语境中的文学, 它限定在“中国大陆”这一范畴中,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的文学不包括其间。(北大,洪子诚) 定义二:指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迄今50余年以及以后相当长历史期间发生、发展、消长、繁荣在中国大地上的文学, 作为完整的中国领土的一部分, 它理所当然地包括台湾、香港、澳门和各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学(杭州大学,金汉)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 第一种分法 1、十七年(1949-1966) 2、文革十年(1966-1976) 3、新时期(1976-至今) 比较普遍的分法 第二种分法 1、1949-1976 :建国头27年 2、1976-至今: 新时期 第三种分法 1、1949-1978:战争文化心理下的文学创作 2、1978-1989:复苏五四新文化传统 3、90年代以后: 从共名到无名的多元化时期 复旦大学 陈思和分法 一、第一次文代会的召开 (1949年7月2日—19日,北平 1、全称:中华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 2、总报告:郭沫若《为建设新中国的人民文艺而奋斗》 3、中心议题 :文艺队伍的团结与发展广泛的统一战线 ★解放区(延安)→左翼作家→文学风格:明朗的、歌颂的→反映民间大众意识 ★国统区(重庆、上海)→民主主义作家→文学风格:悲凉、阴郁、讽刺、揭露→反映知识分子的精英意识 4、意义:①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两支队伍的大会师; ②总结了五四以来文艺工作的成绩与经验,确定了新中国文艺事业的总方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③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必须为人民服务,首先为工农兵服务的总方向; 二、第二次文代会的召开 (1953年9月23日—10月6日,北京 背景: ①中国进入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开始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文学艺术内部的变革 a.作家文艺队伍发生大的变化,出现了作家、作家群的大规模更替和位置上的转移; ◇一部分作家文学写作的“权利”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如沈从文、朱光潜、废名、萧乾、师陀、李健吾、穆旦、郑敏; ◇意识到自己的文学观念、生活体验、艺术方法与新的文学规范的距离和冲突,或放弃继续写作的努力,或呼应“时代”的号召,适应、追赶形势;现代作家至此存在着广泛的自我反省行为。之交, ◇来自解放区的作家和革命战争中成长起来的作家,在四五十年代开始写作的作家,成为创作的主力。 b.庸俗化、机械化地理解与政治的关系,出现了严重的概念化的创作倾向 2、意义: ①把文艺工作必须以抓创作为主,鼓励作家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确定为社会主义改造时期文艺的新任务; ②把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确定为文艺创作的方法和文艺批评的准则; ③把塑造新英雄人物形象确定为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要求 一、武训其人 武训,清末民初一个热心于教育的人。出身贫寒,靠忍辱负重的“苦操奇行”行乞兴学。 二、电影《武训传》的开拍和放映 1948年开拍,后中断;1950年再次开拍,同年12月由昆仑影片公司摄影制完成,在全国公映。 三、讨论的缘起 1951年3月《文艺报》出现了质疑的文章,认为武训精神是不可取的,因为武训采取的是改良主义和投降主义的态度,历史观是错误的。由此展开了对《武训传》的论争。 1951年5月20日,《人民日报》发表了由毛泽东撰写的社论《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社论的要点(→) 四、讨论的影响 a.文艺界有了一个统一的认识,解决了文艺家的历史观问题; b.以政治运动方式介入文艺的思想斗争,将文艺问题强调成一场政治斗争,给中国当代文艺运动和文学创作带来了深远的消极影响。(↓) △社论的要点有—— 武训传》狂热地宣扬封建文化,歌颂了不应歌颂的行为; b.用革命的农民斗争的失败反衬投降办学的胜利,污蔑了农民革命斗争、污蔑了中国历史、污蔑了了中国民族。 c.资产阶级的反动思想侵入了战斗的共产党,便其历史唯物论丧失了批判的能力。 一、红学派——“红学”指的是研究《红楼梦》的专门学问。“红学”一词最早见于清代李放的《八旗画录》。有旧红学派(→)和新红学派(→)之分。 二、《红楼梦》研究批判运动的展开(1954年) 1、导火线:1952年俞平伯的《红楼梦研究》出版。 2、缘起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