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精典课件国现代文学 第一个十年散文.pptVIP

中精典课件国现代文学 第一个十年散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六章 第一个十年的散文 鲁迅曾指出:“五四散文小品的成功,几乎在小说戏曲之上”。 第一节 五四散文兴起的原因: ????1、中国散文有悠久深厚的散文传统,先秦诸子散文、唐宋散文、明清小品文。近代以来散文同传统文化结合紧密,没有断裂感,中国古代散文的优良传统是作为一种内在的力量存在于现代散文的发展过程中。 ????2、受到外国散文形式的影响。鲁迅《小品文的危机》中说:“五四”散文“常取法于英国的随笔(Essay),所以也带一点幽默和雍容;写法也有漂亮和缜密的……” ????3、时代的需求。“五四”是一个激进的时代,各种思潮、现象纷杂,而小说创作艺术构思复杂且不成熟,散文被称为“文学轻骑兵”形式多样,自由灵活。 艺术形式及内容:大都形式灵活、短小精悍、个性突出、富有情调,对文化痼疾、社会时弊以及保守文人的种种奇谈怪论作了及时有力的揭露和抨击。它们是中国现代最早的一批杂文作品。也是中国现代最早的一批散文作品。 代表作家:《新青年》随感录作者大都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其中有李大钊、陈独秀、刘半农、钱玄同、周作人等,而以鲁迅的杂文最具代表性。 意义及影响:这个作家群奠定了杂文在中国现代散文史上的地位,而且影响所及,一方面为自《新青年》到《莽原》、《语丝》,直至30年代以后的《萌芽》、《太白》、《中流》。另一脉是从《新青年》、《语丝》分化后,在周作人麾下聚集的自由主义作家群,即所谓“言志派”散文,以后发展到《骆驼草》、《水星》、《论语》等。 周作人的散文观: 1、最早从西方引入“美文”的概念。1921年6月8日,周作人在《晨报》第七版发表一篇题为《美文》的文章,号召人们致力于“美文”创作。他的这篇《美文》可以说是中国散文创作进入自觉时期的一种理论体现,在新文学史上有重要意义。 ?2、周作人推崇明清小品文,其散文理论强调以自我为中心,提倡“言志”的小品文。多作闲谈体,借鉴明人小品与外国随笔的笔调,形成自然隽永,冲淡平和的风格,或者可用“闲适”两字来概括。他将自己的散文分为“浮躁凌厉”与“冲淡平和”两体。前者多收入《谈虎集》、《谈龙集》中,思想意义与社会作用更加积极;但真正显示周作人创作个性,并成为他对现代文学艺术独特贡献,而且实际影响更大的,却是后者。 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征:周作人的小品文以清新随意的笔触写出生活中的一件事、一段情、一种景,玲珑剔透,情趣盎然。他常常在旁征博引之中自然而然地传授出丰富有趣的知识,或是抓住生活中一鳞半爪的现象,结合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旁敲侧击,左右逢缘,充分显示了学者式散文的特色。如《喝茶》“于瓦屋纸窗下,清泉绿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饮,得半日之闲,可抵十年的尘梦”。凡是受过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读者,读了周作人此类描写,往往都会心领神往。 周作人散文的风格: 1、在冲淡的情感之中深含着诗意。常将口语、文言和欧化语杂糅调和,产生一种涩味与简单味,耐人咀嚼。形成平和冲淡、舒徐自如的叙谈风格。 写于1924年的名篇《故乡的野菜》,通过介绍家乡的野菜表达了一种深沉的怀乡之情。作于1926年的《乌篷船》,在描述家乡优美的山光水色的同时,也自然地烘托出作者轻快、愉悦的心情,在乌篷船上玩赏水乡盛景,一种悠远的故乡之恋便会油然而生。 2、朴实、古雅、含蓄、凝重。短小精悍、简洁老练是周作人小品文的一般特征。他的小品文大都几百字到千把字,遣词用字恰到好处。四十年代,周作人的散文试验一种“文抄公体”,文章主干是精心挑选的或苦涩或华美的古文,连缀其间的是周作人用简明、朴实的现代白话所作的点评,两者有机糅合,互相调剂,兼两种文体之美,如郁达夫所说,“一变为枯涩苍老,炉火纯青,归入古雅遒劲的一途”。充满知识性和趣味性。 俞平伯(1900-1990)的散文多收在《杂拌儿》、《燕知草》等集中,其中,如《陶然亭的雪》、《清河坊》、《西湖的六月十八夜》等,在20年代曾受到一部分读者的喜爱。这些作品多构成一种朦胧、空灵的意境,透露出玄妙的哲理与感伤的思绪,是远离现实的。周作人说他散文的风致“是那样的旧而又这样的新”。 ?钟敬文(1903年-2002)北京师范大学全国首批博士生导师,中国民俗学之父。在他的第一本散文集《荔枝小品》的题记里曾承认我的文章,很与周作人先生的相象“。他善于写咏物小品,如《荔枝》、《茶》、《黄叶小谈》;也写出许多情思清朗的游记,如《钱塘江的夜潮》、《太湖游记》。 废名,即冯文炳(1910-1967年),几乎每部集子都由周作人来作序他的作品专写农村乡镇宁静生活里的人事,对小人物寄同情,初时尚注重社会意义。《竹林的故事》等作品名为小说,实则也是散文,很注重意境的传达,清新素朴,抒情气息浓郁,也

文档评论(0)

jsntrgzx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