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炎.ppt

  1. 1、本文档共3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炎

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炎 大头医生 编辑整理 英文名称 herpes zoster scleritis 别名 带状疱疹性巩膜炎 类别 眼科/巩膜病/感染性巩膜炎/病毒性巩膜炎 ICD号 H15.0 概述 该病毒初次感染往往表现为水痘,病毒长期潜伏在体内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而激活,再发表现为带状疮疹,二者均为急性传染病,在临床和流行病学上有很大区别,一般情况下均为自限性,极少因严重并发症而死亡,由该病毒引起的巩膜炎较为少见,多在病毒初发感染后数月发生。 流行病学 带状疱疹可发生于各年龄组,最常见于60岁以上人群。据报道20~49岁人群感染率为3/1000,而80~89岁人群感染率为10/1000,说明随年龄增长感染带状疱疹的风险增加。高危人群还包括免疫抑制患者,如AIDS、器官移植、肿瘤、血液病恶病质者。本病呈散发性,无明显季节性。罕见于儿童。 病因 带状疱疹(herpes zoster)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aricella-zoster virus,VZV)再度激活引起。VZV形态学与HSV不能区别,同属DNA病毒,但抗原性不同。这种有包膜的VZV含有至少5种糖蛋白,其DNA分子量约8000万。人类是该病毒惟一已知的自然宿主。 发病机制 水痘和带状疱疹是本病在不同免疫力人群中引起的2种独立的临床表现。在无免疫力的人群(通常指儿童)引起的原发性感染即为水痘。在美国90%以上的成人曾有VZV感染。感染在无临床症状情况下持续存在,病毒以一种潜伏形式存在于三叉神经节中。机体免疫系统不能有效地消灭病毒,仅能产生免疫学机制。通常初次感染VZV 10年后,20%的人引起复发感染产生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多侵犯胸部神经,9%~16%的患者侵犯三叉神经,又以其第1支——眼神经受累最多见。 发病机制 眼神经的前额支、泪腺支和鼻睫支都易受到VZV侵犯,带状疱病毒直接侵犯引起皮肤丘疹、疱疹或水泡、结膜炎或表层巩膜水肿和角膜树枝状溃疡;对病毒的免疫反应可引起巩膜炎、巩膜外层炎、角膜炎、小梁炎和前葡萄膜炎等。 临床表现 带状疱疹的特征性表现为剧烈的疼痛,呈单侧性,不超越身体中线至另一侧,单个或多个感觉神经分布区皮肤或黏膜疱疹。虽然内在病毒的潜伏期不明确,接触外源性病毒的潜伏期通常几天至几周。疱疹前4~5天患者出现头痛、不适、畏寒、发热和局部淋巴结肿痛。皮疹前2~3天出现神经痛。皮疹开始出现表现为成簇而融合的粟粒至黄豆大小的丘疹、丘疱疹,很快成水疱,疱液澄明,壁紧张发亮,基底有红晕、沿神经分布,呈带状。 临床表现 水疱群间皮肤正常,水疱2周内消退,常留下永久性瘢痕,不同程度的感觉迟钝和严重的带状神经痛。 由带状疱疹病毒性脉管炎和神经炎引起的疱疹后神经痛可在首发带状疱疹性皮肤损害后持续2个月以上。60岁以上患者中约50%发生疱疹后神经痛。 据报道带状疱疹病毒性眼病中巩膜炎占0.68%~8%。巩膜炎可发生在急性期(皮损开始后10~15天),多数在带状疱疹病毒眼病后数月或数年出现,并常和眼部手术有关。疱疹病毒性巩膜炎多为弥漫性或结节性前巩膜炎,也可发展成坏死性前巩膜炎。 临床表现 自觉症状有眼红、眼痛、结膜囊分泌物、视力下降等。眼痛剧烈程度与炎症的程度是平行的,夜间加剧,可向眉弓及眶周放射。结膜囊分泌物黏液性,合并有角膜炎者出现畏光、流泪。 体征: 弥漫性前巩膜炎全身合并症少而轻,主要表现为弥漫性充血及表层巩膜组织的肿胀,并伴有结膜高度水肿,看不清巩膜组织深层血管及巩膜组织的情况,需滴1∶1000肾上腺素于结膜囊内,使表层充血消失后才能看到。结节性前巩膜炎形成持久性的包绕结节,色紫红、疼痛拒按。 临床表现 结节单发或多发、中心透明,完全不能活动。结节与表层组织分界清晰。结膜及巩膜表层血管被结节顶起。前部巩膜呈暗紫色。若病变继续进展可致坏死性前巩膜炎,赤道前的巩膜显现黄灰色斑,严重时巩膜局部呈腐肉样坏死,可有1处或多处。若组织脱落,最终导致巩膜穿孔,形成葡萄肿。巩膜需数月修复,遗留永久性巩膜变薄、瘢痕。复发频繁,发生在首次巩膜炎的不同部位,甚至持续多年。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病毒性巩膜炎伴有基质性角膜炎,无论是免疫性的盘状角膜炎或白色坏死的基质性角膜炎,都可发展成角膜硬化,甚至边缘溃疡性角膜炎。 临床表现 也可伴有前葡萄膜炎,形成扇形虹膜萎缩和(或)小梁炎,进一步发展成继发性青光眼。受损处角膜感觉减退和扇形虹膜萎缩有助于带状疱疹病毒性巩膜病毒性巩膜炎的诊断。 巩膜外层炎可在皮疹之前出现,常伴有结膜和表层巩膜小泡或角膜树枝状改变。巩膜外层炎呈单纯性或结节性,病变全部位于表层巩膜。前者可见表层巩膜充血,血管放射状扩张迂曲,色火红,病变范围局限者多见

文档评论(0)

文档精品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203200221000001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