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阳光工程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阳光工程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浙江、湖北、河南、黑龙江四省区的实地调研
刘芳 何忠伟 张海明 许大德
(北京农学院经贸系 北京 102206)
内容提要:本文以2006年12月浙江、湖北、河南和黑龙江四省区的调研资料为基础,就“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实施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劳动力转移 阳光工程 问题分析 对策建议
Study on the YangGuang Training Project and Countermeasures
LIU Fang, HE Zhong-wei, ZHANG Hai-ming, XU Da-de
1. (Department of Economy and Trade, Beijing University of Agriculture)
Abstract: Based on the data of researching from four provinces (zheJiang, Hubei HeNa HeiLongJiang),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analyzes the problems which exists in “YangGuang Training Project” management and provides some relative advises.
Key words: Labor transition; Yangguang Training Project; Problem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2006年12月,“农业部阳光工程培训规范化管理研究课题组”成员对浙江、湖北、河南和宁夏回族自治区四省区阳光工程进行了调研。通过对当地转移就业的单位、就业农民进行的访问和分层次召开的由阳光办、培训机构负责人、培训学员参加的座谈会,以及调查问卷的整理,发现阳光工程培训在实施过程的规范化管理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就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现状分析
由国家六部门联合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是一项政府行为,更是一项惠民工程。自2004年实施迄今3年来,全国累计培训转移农民950万,有近1000万农民受益。通过跨省、地区的培训转移,既缓解了沿海地区普通用工的急需,又完成了西部劳动力的战略性转移,该项工程的实施,为全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作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也为新农村建设积累了资金和经验。
根据调查分析发现:尽管各地培训指标的完成情况较好,89.5%的调查区县100%的完成了培训指标;另外10.5%的地区指标完成率也达到90%以上。但培训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首先,培训的适龄农民少,如在浙江尤为明显,参训学员多为外来打工人员;其次,阳光工程宣传力度不够,如在河南很多农民都不知道阳光工程的存在;另外,供农民选择的培训项目少,各地就业转移率较高的培训项目主要有家政、保健和建筑、餐饮酒店,但规模相对较小;还有就是培训机构的积极性不够(见表1)。
表1培训组织困难的原因分析
Tab1: The Difficulties of Organizing the Training
阳光办工作人员 培训基地 培训学员 原因分析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频数 百分比 适龄农民少 20 31.3 8 12.9 培训机构没有积极性 8 12.5 24 38.7 农民不知道阳光工程 12 18.8 14 22.6 24 50 供农民选择的培训项目少 20 31.3 6 9.7 16 33 培训质量差 8 12.9 培训后就业困难,农民没有积极性 2 3.2 8 17 合计 64 100 62 100 48 100 资料来源:根据实地调研资料汇总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工程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一)组织招生和选择用工单位困难,培训转移就业率低。
从问卷的统计中看出,97%的培训机构和82%的阳光办人员填写了组织招生存在困难。在调研中了解到,尽管各地政府、阳光办、培训机构在组织招生方面做了许多努力,但是组织培训招生仍有一定难度。再加上选择合适的用工单位较困难,使得培训后的转移就业率较低。
1.适合“阳光工程”培训的对象数量有限,培训组织困难。根据阳光工程培训项目管理的文件规定,培训对象必须是具有农村户口、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从事劳动的劳动力或普通初、高中毕业回乡青年。据河南省对2005年全省培训的20.42万人进行统计,16-20岁的学员占到受培训总人数的5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