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管壳式热交换器全解.ppt

  1.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章管壳式热交换器全解

* 2.3.3壁温的计算 试算法 壁温 换热系数 步骤 假定一侧壁温(如tw1) 求这侧的换热系数(α1) 计算另一侧壁温(tw2) 算另一侧的换热系数α2 算另一侧的单位面积传热量(q2) 假定壁温正确 q1=q2 q1≠q2 结束 重新假定壁温(如tw1) * 2.4管壳式热交换器的流动阻力计算 黏性 流动阻力产生的根源 流动阻力产生的条件 固体壁面 流动阻力大小的决定因素 物理性质 流动状况 壁面因素 热交换器流动阻力分类 摩擦阻力 局部阻力 * 2.4.1管程阻力计算 管壳式热交换器的阻力 管程阻力 壳程阻力 阻力不允许超过允许范围 管程阻力的计算 沿程阻力△Pi 回弯阻力△Pr 进出口连接管阻力△PN * 沿程阻力△Pi λ——莫迪圆管摩擦系数 wt——管内流体流速 式中: φi——管内流体粘度校正因子 当Re2100 φi=(μ/μw)-0.14 当Re2100 φi=(μ/μw)-0.25 2.4.1管程阻力计算 * 2.4.1管程阻力计算 回弯阻力△Pr zt——管程数 进出口连接管阻力 气体非等温流动 附加阻力△Pa 内阻力△Ps 总阻力 △P=△Pi+△Pl+△Pa + △Ps * 2.4.1壳程阻力计算 无折流板 管程阻力公式计算壳程阻力 壳程的摩擦系数 管程摩擦系数 壳程的压降 管程的压降 < 雷诺数相同 光滑管 圆管 错流 Re=102~5*104 顺列管束 错列管束 * 弓形折流板的壳程阻力 贝尔法 理想管束的摩擦系数图查取理想管束的摩擦系数fk 计算每一理想错流段阻力△Pbk Ms——壳程流体质量流量,Kg/s. 2.4.1壳程阻力计算 折流板泄漏 旁路 进出口段折流板间距 校正 * 2.4.1壳程阻力计算 折流板泄漏 旁路 折流板泄漏对阻力的影响校正系数 图2.37 旁路对阻力的影响的校正系数 图2.38 进出口段折流板间距 当Re≥100时,n′=1.6 当Re<100时,n′=1 * 2.4.1壳程阻力计算 折流板泄漏 旁路 折流板泄漏对阻力的影响校正系数 图2.37 旁路对阻力的影响的校正系数 图2.38 进出口段折流板间距 当Re≥100时,n′=1.6 当Re<100时,n′=1 壳程的总阻力 * 2.5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合理设计 一、流体在热交换器内流动空间的选择 原则 1、提高传热系数受到限制的那一侧的换热系数,使传热面两侧的传热条件尽量接近。 2、节省金属材料 3、清洗污垢方便 4、减少热量,冷量损失 5、减少壳体和管子因受热不同而产生的温差应力 6、在高压下工作的热交换器,使密封简单可靠 7、便于流体的流入,分配和排出 * 2.5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合理设计 二、流体温度和终温的确定 流动方式 传热面积 已知 平均温差 传热单元数法 顺流 * 2.5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合理设计 二、流体温度和终温的确定 顺流 逆流 * 2.5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合理设计 二、流体温度和终温的确定 可以参考数据选择流体度和换热终温: 热端温差不小于20℃ 冷端温差不小于5℃ 冷却器 冷凝器 冷流体的初温应高于热流体的凝固点 含有不凝结气体冷凝,冷流体的终温要求 低于被冷凝气体的露点以下5℃ 空冷式热交换器 热流体出口和空气进口之间的温差不低于20℃ * 2.5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合理设计 三、管子直径的选择 小管径 优点: 增强传热 增大单位体积传热面积 缺点: 流动阻力增大 管子与管板连接处的泄漏的可能性增大 容易积垢 管长与管径的比例关系: 单管程,且略去内径与计算直径的差别 * 2.5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合理设计 四、流体流动速度的选择 流体的流动速度要尽量使流体呈湍流状态 避免产生过大压降 考虑机械条件与结构要求 机械条件限制 流速的提高应当避免发生水力冲击, 振动以及冲蚀等现象 提高流速时,管数少,为保证所需要的传热面积必须增大管子的长度,增加程数。但是要考虑到清洗和拆换的不便。 实际选用的流速低于最佳流速,但流速的低限应该 保持在湍流范围内。 * 2.5管壳式热交换器的合理设计 四、流体流动速度的选择 * 2.6管壳式热交换器设计程序 ⑴ 确定流动路径,根据任务计算传热负荷,确定流体进、出的温度,选定换热器形式,计算定性温度,查取物性,计算平均温差,初选传热系数K,并初算传热面积F。 ⑵ 设计热交换器的结构:管径和管程流体流速;管程、每程管数、管长及总管数;管子排列方式、管间距、壳体内径等;壳侧程数、折流板与纵向隔板数目、尺寸及间距。[通过草图确定有关数据和传热面积F〃(F〃≠ F) ]。 ⑶ 管程[换热系数远大于初选传热系数且压降小于允许压降时,才能进行下一步计算,否则要重选K并调整结构]与壳程换热计算与阻力计算。 ⑷ 校核传热系数和传热面积。根据管程与壳程的换热系数α1和

文档评论(0)

15205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