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献整理
班级: 姓名:
张靖等人采用预浓缩-GC-MS方法研究了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共检测出108中VOCs,其中主要成分是饱和烷烃(33%)、芳香烃(21%)、烯烃(16%)、卤代烷烃(20%)、卤代烯烃(9%)和卤代芳香烃(1%),总VOCs平均质量浓度为(163.7±39)ug/m3。
--------张靖,邵敏,苏芳. 北京市大气中挥发性有机物的组成特征[J]. 环境科学研究,2004,17(5):1-5
谭吉华等利用碳分析仪研究了广州典型灰霾期PM10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含量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大气污染物在灰霾期存在一个明显的逐日上升和下降的过程,PM10中的二次有机碳随着灰霾污染的持续,比重增加。
-------谭吉华,赵金平,段菁春等. 广州典型灰霾期有机碳和元素碳的污染特征[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9,31(3):105-108
段菁春等研究表明,发生灰霾天气时,积聚态颗粒物(0.1-2.0um)在TSP中占得的比例增加,而且比粗颗粒物(2.0um)高,同时低环数的PAHs主要分布在积聚态颗粒物中,高环数PAHs则全部分布在积聚态,而且以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高环数PAHs为主。
--------段菁春,毕新慧,谭吉华等. 广州灰霾期大气颗粒物中多环芳烃粒径的分布[J].中国环境科学,2006,26(1):6-10
赵金平等人利用ICP-MS研究了K,Al,Fe,Mn,Cu,Pb,Zn等27种元素在灰霾期与非灰霾期的浓度特征,结果表明,大气PM10中无机元素的质量浓度在灰霾期要高于非灰霾期,同时灰霾期与非灰霾期间元素分布特征基本一致,说明污染来源基本一致。
--------赵金平,谭吉华,毕新慧等.广州市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无机元素的质量浓度[J]. 环境化学,2008,27(3):322-326
吕辉雄等人采用高压液相色谱分析了广州市大气中灰霾期与非灰霾期甲醛、乙醛丙酮、丙醛4种低分子醛酮化合物浓度,结果表明,灰霾期浓度明显增加,同时对4种醛酮的相关性研究发现,低分子量的醛酮只要来源于人为排放源,并且灰霾期与非灰霾期具有相似的源和汇。
-------吕辉雄,文,盛国英等. 广州市灰霾与非灰霾期间大气中的低分子量羰基化合物[J].环境化学,2009,28(4):562-566
谭吉华等人利用冲击式大气颗粒物采样器和碳分析仪分析了广州市灰霾期间主要消光部分——积聚态颗粒物及其中的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积聚态颗粒物在PM10中所占比例及其绝对浓度要远高于正常天气,正常天气OC和EC呈双模态分布,严重灰霾天气EC的粒径分布呈单一模态分布,OC的粒径分布呈双模态分布,峰值都向大粒径方向偏移,大气颗粒物、OC和EC在积聚态的大幅度增长是形成灰霾天气的重要原因。
-------谭吉华,段菁春,赵金华等. 广州市灰霾期间大气颗粒物中有机碳和元素碳的粒径分布[J]. 环境化学,2009,28(2):267-271
范雪波等人利用电称低压冲击仪和同步辐射X荧光分析研究了上海市灰霾天和非灰霾天大气颗粒物浓度的粒径分布和细颗粒(0.03-4.4um)中元素的粒径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大气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在灰霾天显双模态结构,在非灰霾天显单模态结构;灰霾天大气颗粒物的粒子数浓度在0.07~0.3um粒径段内出现明显的峰值。通过元素富集因子分析可知,典型地壳元素K、Ca、Ti、Mn、Cr灰霾天和非灰霾天均主要来自于自然源;来自人为污染的As,Pb在灰霾天和非灰霾天富集因子均很高。
------范雪波, 吴伟伟,王广华等. 上海市灰霾天大气颗粒物浓度及富集元素的粒径分布[J].中国科学,2010,55(13):1221-1226
吴兑等人通过对广州历年的气象和近几年的气溶胶粒子资料的研究发现,广州灰霾天气经历3次波动,分别代表广州地区经济发展相伴随的粉尘污染、硫酸盐加粉尘污染、光化学过程的细粒子加硫酸盐加粉尘的复合污染时期。广州市灰霾天气主要出现在10月至次年4月。冬季灰霾发生频率较高,较高的PM2.5质量浓度和相对湿度是引起灰霾天气的主要原因。
----吴兑,邓雪娇,毕雪岩等. 细粒子污染形成灰霾天气导致广州地区能见度下降[J].热带气象学报,2007,23(1):1-6
刘新罡等通过对广州市2004年10月1日至2004年11月5日污染性气体NO2 、气溶胶散射系数和吸光系数以及粒子化学成分组成等资料的分析,得到了各个因子对广州市大气能见度降低的贡献率,其中,大气气溶胶散射(bsa)的贡献率为75.26%;大气气溶胶吸收(bap)的贡献率为12.89%;水汽引起的光散射贡献率( bsw)为5.78%;NO2气体吸收(bag)的贡献率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