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别与联系.docVIP

论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别与联系.doc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别与联系

论古代汉语中词类活用和兼类词的区别与联系 邓天军 (贵州民族学院 民族文化学院,贵州、贵阳 550025) 内容摘要:古汉语中词的活用与兼类是两种不同本质的语言现象,但是它们在语言的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又产生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对词类活用与兼类词的本质特征进行比较,运用出现频率、破读和辞书收录情况等方法在相同的历史时期分析静态中两者的区别,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论证两者在动态中的联系。 关键词:词类活用 兼类词 比较方法 作者简介:邓天军(1985—),男,土家族,贵州省铜仁市德江县人,贵州民族学院,本科。 On the distinctions and links between the ancient Chinese use of parts of speech and the Multi-category words Content summary: The ancient Chinese words of ambiguous category and flexible usage of parts of speech are two different types of language phenomena, but they created inextricable links during the term of languag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 In this paper, parts of speech and types of use and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of the words are compared by the frequency of use, record-breaking time, the situation of dictionaries and other methods, analyzing the difference in static state in the same historical period and the links in dynamic state in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Key word: words of ambiguous category flexible usage of parts of speech comparative approach 词有无定类 要分析古汉语中词的活用与兼类,必须确立一个前提:实词是有分类的。词有无定类,历来是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焦点。《马氏文通》说:“字无定义,词无定类;而欲知其类,常先知其上下之文意何如耳。” 语法学家高名凯也认为汉语没有真正的词类分别。笔者认为实词是有定类的。正如王力先生所说划分词类“从语言实践方面说,它能使学生们根据各类词的语法特点来正确的使用祖国的语言;从语法的阐述上说,它是叙述的出发点,使词法和句法叙述成为可能。但是也出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对词的分类的标准。长期以来,“在汉语语法研究史上,真正对词类划分产生过并仍在产生着重大影响作用的大致可以归结为‘意义标准’派、‘功能标准’派和‘综合标准’ 意义派在理论上的宣称是很明确的,就是把词的意义作为划分词类的唯一标准。《中国语法理论》中说:“中国语里,词的分类,差不多完全只能凭意义来划分。”功能派主张的“功能”既包括词在单句中的功能,也包括把词的使用范围扩展到单句之外所表现出来的功能。钟梫先生借鉴国外的范式,最先提出了词类划分的“综合标准”,他说:“我们建议汉语词类划分可以依照下面四个原则来划分:1意义;2词在句中的作用;3词的组合(即有的同志叫做广义形态学);4形态变化(即狭义的形态学可以说,这个标准概括了汉语词类研究划分标准的范围。“词汇语法范畴”理论强调在划分汉语词类时要依据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要把功能和意义看成一个有机整体。也就是强调在划分词类时要遵循把功能和意义相结合的原则。 本文在划分词类时,以王力先生的“词汇语法范畴”理论作为标准。我们所说的语法功能首先是指词在句中所充任的句法功能。这些句法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其次,句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之间的结合能力,即某类词能跟哪类词组合,不能跟哪类词组合。再次,我们在划分词类时还要参考词的意义。词类的划分除了句法基本意义外,还有语义的基础。我们参考意义标准划分词类时,主要是参考每一类词的意义,而不是单纯的个别的词的意义。即看一个词是表示事物的意义类别,还是表示动作的意义类别,或者是表示性质的意义类别。我们就以《孟子》出现次数在47125个词为例,利用以上标准具体划分实词中的动词、名词和形容词。 “子”出现了9342次用作述语“父不得而子……

文档评论(0)

lisuf3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