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福寿螺

第六組 福壽螺(學名:Pomacea canaliculata) 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阿根廷中部) 又稱金寶螺、蘋果螺、大瓶螺 台灣農民俗稱夭壽螺,「夭壽」一詞有「短命早死、過分的、惡毒的」之意 生態習性: 外觀與本省田螺相似,但體型可達田螺的20倍。 卵為圓形,色粉紅至鮮紅上有臘粉狀物保護,均於夜間產在水面以上乾燥物體的表面,如稻桿、溝壁、牆壁、田埂、雜草等上。 每一卵塊常由3-4層卵粒疊覆成葡萄串狀,色澤鮮艷,極為醒目。 卵期約14天,初孵化幼螺落入水中,以浮游生物為食。 幼螺發育至3~4個月即達性成熟。 除產卵或環境不適需遷移外,一生棲習於淡水中。 遇乾旱時緊閉殼蓋,靜止不動至少達可三個月以上。 食性甚雜,孵化後稍長即開始嚙食水田或溝渠內的植物,尤喜食植物之幼嫩部份,如秧苗或插秧後14天內的幼稻,及菱角芽心、蓮、空心菜等。 食物缺乏時,亦嚙食成株的水稻。 福壽螺原產南美阿根廷中部。 1979年國人私自攜帶入境,由於其體型較本土田螺大且繁殖能力強,被認為有利可圖之食物資源。1980年開始大量養殖推廣,製成罐頭食品。後來因其肉質鬆軟,缺乏臺灣田螺香脆之風味,消費者接受度低,加上可食部份僅有整體之19%,製罐外銷的話,不符合加工製罐成本。因此養殖戶在內外銷均無市場的情況下,紛紛棄養,流入溝渠、池塘、稻田或水生作物田。由於福壽螺適應力強、繁殖力強,很快遍布台灣各地。 引入台灣之初:寄生蟲寄宿在福壽螺內,食用螺肉會因寄生蟲感染疾病 發現無經濟價值後大量隨意拋棄: 1.使用除去福壽螺的藥劑,連帶造成環境汙染、影響其他物種生長 2.人類食用受汙染的作物,也受到藥劑影響染病 3.繁殖力強,對環境要求低,影響其他生物生存及破壞生態平衡 政府每年都要編列大筆預算,來除去有害外來種,但都只能達到治標,無法真正有效去除。所以防治的重點,其實著重在「防」,而非治。若能真正做到「防」,不讓這些生物有機會進來,就可以省去後續的「治」的問題。 目前政府在防治各種外來種的方法上, 除了購買藥物噴灑, 並配合長期監控及配合研究各種方法,來除去或利用外來種。 在布袋蓮方面的研究,已有些成果。根據研究顯示布袋蓮的浮水器,可以吸收貯存水中的物質,有時浮水器中所含的物質濃度可達水中的千倍,現在有些地方已經試著配合嚴密監控,在水中放置布袋蓮,用這種方法去除重金屬的污染。 上述這個例子只是一個開始,學術單位仍不斷在找尋經濟有效,並減少影響的方法來對抗外來種,但這是一條緩不濟急的路,因為總是要外來種出現危害了,才有可能去研究。歸根究底還是要民眾能做到的,不隨意放生動物,不購買走私農產品,不從國外帶進任何生鮮食物,不然防治的腳步,永遠趕不上外來種出現的速度。 目前台灣管理外來種生物的法令及管理措施,可依循「畜牧法」、「國家公園法」、「動物保護法」、「野生動物保育法」、「植物品種及種苗法」、「森林法」、「漁業法」、「動物傳染病防治條例」及「植物防疫檢疫法」等法規。農委會負責大部分管理業務,並定期追蹤各部會辦理情形。 台灣推動外來種防治的現況可分為建立跨部會管理機制、分級防治與監控等部分,分述如下: (1)建立跨部會管理機制:由農委會邀請內政部、衛生署、環保署、海岸巡 防署等相關機關及專家學者舉辦跨部會會議,進行監測及防治 (2)加強入侵種生物防治:農委會將21種入侵種生物分為「優先防治」、 「長期管理」及「觀察評估」等三類 (3)持續蒐集聯合國國際保育聯盟所列世界惡性入侵生物名錄及鄰近國家 (包括中國大陸)之入侵種名錄。 (4)加強寵物店販售生物之管理。 美國 因外來種入侵所造成的損失已達1000億美元,同時美國境內有超過40%的瀕危物種受到外來種之威脅。由於自然環境受到嚴重影響,美國在1999 年成立「入侵種委員會」(Invasive Species Council),並於2001 年展開「國家入侵種管理計畫」,提供有效處理外來種問題的重要架構與藍圖。 日本於2005年通過管理外來種專法──「特定外來生物被害防止法」,明令規定禁止飼養、栽種、保管、運輸、輸入及其他處理的「特定外來種生物」,並以5-10年的時間來驅除20種特定外來物種。此外,該專法也規定若有野放特定外來種等違法情事,將對個人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300萬日圓罰金,對法人處以1億日圓以下的高額罰款。 紐西蘭也於2002年提出「生物安全計畫」(Bio-security Program),並由生物安全委員會(Bio-security Council)統籌包含農林部、保育部、保健部、漁業部、環境部、研究及科學技術部、環境風險管理局等部門推動該計劃,以強化並確保未來紐西蘭的生產與自然環境不受有害生物及疾病的影響。 /watch?v=zc

文档评论(0)

7598659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