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隔油池曹案例.ppt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隔油池 一、隔油池的来源与危害 1 含油废水来源 来源广泛,除石油开采及加工工业排出,固体燃料热加工、纺织工业的洗毛废水、轻工业中的制革废水、铁路及交通运输业、屠宰及食品加工业以及机械工业中车削工艺产品等等。 2 废水中油的存在形态 可浮油:把油水放于容器中静置,会慢慢浮升到水的表面。其粒径较大,通常大于100 μm,其含量一般占废水中含油量的60%~80%左右,可采用普通隔油法去除。 细分散油:粒径为10~100 μm,以微小油滴分散悬浮水中,长时间静置可形成可浮油,可采用斜板隔油池去除。 乳化油:粒径小于10 μm,一般为0.1~0.2 μm。往往因水中含有表面活性剂而呈乳化状态,即使静置数小时或更长时间,仍能稳定分散于水中。无法采用静置法从废水中去除,是由于乳化油油滴表面上有一层由乳化剂形成的稳定薄膜,阻碍油滴合并。所以,乳化油要经过破乳后用油水密度差分离。 溶解油:其粒径比乳化油更小,有的可达几纳米,以溶解状态存在于水中,但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通常每升只有几个毫升。 3 危害 含油废水排入河流、湖泊或海湾,会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物生存;用于农业灌溉,则会堵塞土壤空隙,妨碍农作物生长。含油废水被排到江河湖海等水体后,油层覆盖水面,阻止空气中的氧向水中的扩散; 水体中由于溶解氧减少,藻类进行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 影响水生生物的正常生长,使水生动植物有油味或毒性,甚至使水体变臭,破坏水资源的利用价值; 如果牲畜饮了含油废水,通常会感染致命的食道病; 如果用含油废水灌溉农田,油分及其衍生物将覆盖土壤和植物的表面,堵塞土壤的孔隙,阻止空气透入,使果实有油味,或使土壤不能正常进行新陈代谢和微生物新陈代谢,严重时会造成农作物减产或死亡。另外,由于溢油的漂移和扩散,会荒废海滩和海滨旅游区,造成极大的环境危害和社会危害。但更主要的危害是石油中含有致癌烃,被鱼、贝富集并通过食物链危害人体健。 隔油池隔油原理 利用自然上浮法进行分离,去除废水中可浮油类物质的构筑物。 作用 去除废水中处于漂浮和分散状态的密度小于1.0的油类物质浮油类物质。 分类 平流式 平板式 斜板式 平流式隔油池 优缺点 平流式隔油池: 优点:结构简单、便于运行管理、除油效果稳定。 缺点:池体大、占地面积大。 斜板式隔油池 优点:油水分离效果好、除油效率更高,占地面积小 缺点: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乳化油和溶解油的处理效果差。 破 乳 定义:又称反乳化作用。乳状液的分散相小液珠聚集成团,形成大液滴,最终使油水两相分层析出的过程。 破乳方法可分为物理机械法和物理化学法。物理机械法有电沉降、过滤、超声等;物理化学法主要是改变乳液的界面性质而破乳,如加入破乳剂。 破乳原理 表面活性剂受到温度变化或者其他外界因素,由乳化状态变成油水分离的过程,主要是乳化不稳定造成。破乳后的表面活性剂如化妆品、食品添加剂、印染助剂等失去使用性能,而且会引起副作用。 能有效地使乳状液破坏的试剂称为破乳剂(demulsifier),它们通常是在油水界面上有强烈吸附倾向,但又不能形成牢固的界面膜的一类表面活性剂。有阴离子型破乳剂(如脂肪酸盐、磺酸盐类、烷基苯磺酸盐、聚氧乙烯脂肪醇磷酸盐等);阳离子型破乳剂(如氯化十四烷基三甲基铵等);非离子型破乳剂(如聚氧乙烯聚氧丙烯烷基醇(或苯酚)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多乙烯多胺醚)。 破乳常用方法 长时间静置: 将乳浊液放置过夜,一般可分离成澄清的两层。 水平旋转摇动分液漏斗: 当两液层由于乳化而形成界面不清时,可将分渡漏斗在水平方向上缓慢地旋转摇动,这样可以消除界面处的“泡沫”。促进分层。 用滤纸过滤: 对于由于有树脂状、粘液状悬浮物存在而引起的乳化现象,可将分液漏斗中的物料,用质地密致的滤纸,进行减压过滤。过滤后物料则容易分层和分离。 加乙醚: 比重接近l的溶剂,在萃取或洗涤过程中,容易与水相乳化,这时可加入少量的乙醚,将有机相稀释,使之比重减小,容易分层。 补加水或溶剂,再水平摇动: 向乳化混合物中缓慢地补加水或溶剂,再进行水平旋转摇动,则容易分成两相。至于补加水,还是补加溶剂更有效,可将乳化混合物取出少量,在试管中预先进行试探。 加乙醇: 对于有乙醚或氯仿形成的乳化液,可加入5~10滴乙醇,再缓缓摇动,则可促使乳化液分层。但此时应注意,萃取剂中混入乙醇,由于分配系数减小,有时会带来不利的影响。 离心分离: 将乳化混合物移入离心分离机中,进行高速离心分离。 加无机盐及减压: 对于乙酸乙酯与水的乳化液,加入食盐、硫酸铵或氯化钙等无机盐,使之溶于水中,可促进分层。另外,将乳化部分取出,小心地温热至50℃,或用水泵进行减压

文档评论(0)

4477769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