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深度分析:
天然气的“珍贵”身份逐步得到恢复
亚太博宇
宏观经济研究中心
能源分析师:
范巧玲
fanqiao_ling@126.com
本报告以中国能源为主要研究对象,兼顾全球能源市场动态从战略角度对国家能源政策、市场、等进行紧密跟踪与分析评述。相关政府及企业层能源问题〖深度分析〗 3
天然气的“珍贵”身份初步得到恢复 3
〖战略要旨〗 5
“能源法”十月有望成形将确立市场化原则 5
中国重置能源结构以夺全球气候谈判话语权 5
我国鼓励利用煤矿瓦斯发电电厂不参与市场竞价 5
〖全球动向〗 6
国际天然气价格仍会继续上扬 6
欧盟小麦价格高企为巴西乙醇开启进口大门 6
澳洲成中国能源的南方通道 7
欧盟能源一体化再遭法国式困扰 7
土库曼欲绕开俄修建通往欧洲的天然气管道 8
〖市场改革〗 8
外资巨头加速收编民营石油流通企业 8
民企或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生力军 9
山西中远期煤炭现货交易力促全球形成中国价格 9
焦炭出口放缓环境压力骤升 10
国家发改委调研电价改革电价暂时不能完全放开 10
〖供需分析〗 10
煤炭业遭遇成本价格化难题 11
煤炭运价继续领涨沿海综指上升不止 11
下半年我国煤炭供需将继续保持平衡 11
〖油气供给〗 12
俄中天然气管道计划或因环保问题搁置 12
广东原油进口来源国由1个增至7个 12
韩国SK欲收购山东民营油企图谋中国能源市场 13
广东有望率先形成多方共赢石油流通市场 13
〖煤电联动〗 14
第三次煤电联动短期内无望启动 14
〖替代能源〗 14
乙醇燃料兴盛可能成为过眼云烟 14
全球风能产量有望翻番大型轴承和变速箱将成俏货 14
〖环境保护〗 15
解禁“流域限批”是给地方政府的一根胡萝卜 15
全国火电行业首部环保规划出炉 15
〖企业运作〗 15
中石油以“远超现市价”进口300万吨澳洲天然气 16
华电集团成立新能源公司以应对新能源配额制 16
中石化将向山东及港澳输送天然气 16
中国电力净利大幅下滑77%承煤价上涨之痛 17
中石油重组装备制造业务打造新实业支撑点 17
〖技术创新〗 18
我国首个炼油化工一体化中外合资项目完成 18
太西洗煤厂成功研发出超低灰纯煤 18
〖产业要闻〗 19
〖数据参考〗 19
〖〗……
天然气“新政”坚持民用优先
据悉,《天然气利用政策》将天然气利用领域归纳为四大类,即城市燃气、工业燃料、天然气发电和天然气化工。综合考虑天然气利用的社会效益、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等各方面因素,根据不同用户用气的特点,将天然气利用分为优先类、允许类、限制类和禁止类。
据发改委介绍,天然气利用坚持全国一盘棋,由国家统筹规划,考虑天然气产地的合理需求;坚持区别对待,明确顺序,确保天然气优先用于城市燃气,促进天然气科学利用、有序发展;坚持节约优先,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政策规定,对已建用气项目,维持供气现状,特别是国家批准建设的化肥项目,要确保长期稳定供应。天然气供应严重短缺而又有条件的地方,可实施煤代气项目改造。对在建或已核准的用气项目,若供需双方已签署长期供用气合同,按合同执行。新上用气项目一律严格按该政策执行。天然气产地也应严格遵循产业政策。
新政不会影响三大石油公司
《政策》禁止以大、中型气田所产天然气为原料建设LNG项目。对此,专家认为不会影响到三大石油公司现有的LNG项目。
因为我国大型气田主要集中在新疆、陕西等地,而根据国家规划,这些气田在开发时已经配套建设了管道设施,如果在这些气田附近建设LNG项目,势必造成气田过度开采,或影响向城市居民供气,同时长途运输需要专门的储存设施,增加运力的紧张局面;此外,加工生产LNG时需要温度要在零下160度,这会消耗大量的能量,同时产生废气,不利于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目前,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这三大巨头都在加强沿海地区LNG项目的排兵布阵。沿海LNG气源主要在海外,液化后主要输往天然气匮乏的城市,和西气东输相互补充,属于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发改委的政策不会对这一产业造成影响。
价改仍待提上日程
天然气价格的确存在偏低问题。当前中国石油与天然气价格之比为1∶0.24,国际市场为1∶0.6。由于天然气价格与其他可替代能源相比价格偏低,导致其需求量呈几何比率迅速增加。2005年,郑州的冬季天然气需求量剧增至每天160万立方米,超过夏季需求量的2倍,每天出现了50万立方米的用气缺口,而北京冬夏季天然气需求的峰谷差更高达10倍。
因此,国家发改委很早之前就已计划在3-5年内,以每年5%-8%的幅度不断上调天然气价格,逐步与国际天然气的价格大致接轨。《天然气利用政策》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出台的,其思路就是使天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