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糊精标准操作规程(2015版药典)解析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文件编号 页 码 共8页第1页 文件名称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 次 01 制 定 人 制定日期 审 核 人 审核日期 批 准 人 批准日期 颁发部门 GMP办公室 颁发日期 执行部门 质管部 生效日期 分发部门: GMP办公室、质管部 取代: 目 的: 建立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范 围: 糊精的检验
责 任 者: QC检验员、QC主管、质管部部长。
内 容:
1. 性状
1.1 操作方法
取本品,置明亮光线下,目测口尝法检测;称取供试品适量,于25℃±2℃分别用沸水、乙醇和乙醚溶解,每隔5分钟强力振摇30秒钟,观察30分钟内的溶解情况。
1.2 结果与判定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的无定形粉末;无臭,味微甜。在沸水中易溶,在乙醇或乙醚中不溶,判为符合规定。
2.鉴别
2.1 仪器与用具
试管。
2.2 试药与试液
碘试液。
2.3 操作方法
取本品10%的水溶液1ml,加碘试液1滴,观察溶液的颜色。
2.4 结果与判定
溶液显紫红色,判为符合规定。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文件编号 页 码 共8页第2页 文件名称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 次 01 3.检查
3.1 酸度
3.1.1 仪器与用具
试管。
3.1.2 试药与试液
酚酞指示液、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
3.1.3 操作方法
取本品5.0g,加水50ml,加热使溶解,放冷,加酚酞指示液2滴与氢氧化钠滴定液(0.1mol/L)2.0ml,观察溶液的颜色。
3.1.4 结果与判定
溶液显粉红色,判为符合规定。
3.2 干燥失重
3.2.1 简 述
药品的干燥失重,系指药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干燥后所减失重量的百分率。主要指水分、结晶水及其它挥发性物质如乙醇等,从减失的重量和取样量计算供试品的干燥失重。
3.2.2 仪器与用具
烘箱(最高温度300℃,控温精度±1℃)、干燥器、扁形称量瓶、分析天平。
3.2.3 操作方法
称取本品约1g,置干燥至恒重的扁形称量瓶中,精密称重,在105℃干燥至恒重。
3.2.4 记录与计算
3.2.4.1 记 录
记录干燥的温度,称量的数据,计算和结果等。
3.2.4.2 计 算
计算式
干燥失重% = × 100%
式中:———供试品的重量;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文件编号 页 码 共8页第3页 文件名称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 次 01 ———恒重称量瓶的重量;
——称量瓶与供试品干燥后的总重量。
3.2.5 结果与判定
计算结果,按有效数字修约规程修约,减失的重量小于或等于10.0%,判为符合规定;其数值大于10.0%时,判为不符合规定。
3.3 炽灼残渣
3.3.1 简 述
药品(多为有机化合物)经高温加热分解或挥发后遗留下不挥发的无机物,经加硫酸并炽灼(700~800℃)后生成金属氧化物或其硫酸盐即为炽灼残渣。
3.3.2 仪器与用具
高温炉、坩锅、坩锅钳、通风柜、分析天平、干燥器。
3.3.3 试药与试液
硫酸。
3.3.4 操作方法
3.3.4.1 空坩锅恒重
取坩锅置于高温炉内,将盖子斜盖在坩锅上,经500~600℃炽灼约30~60分钟,取出坩锅,稍冷片刻,移置干燥器内并盖上盖子,放冷至室温(一般约需60分钟),精密称定坩锅重量。再在上述条件下炽灼约30分钟,取出,置干燥器内,放冷,称重;直至恒重,备用。
3.3.4.2 称取供试品
取供试品1.0g,置已炽灼至恒重的坩锅中,精密称定。
3.3.4.3 炭 化
将盛有供试品的坩锅斜置电炉上,缓缓灼烧(避免供试品骤然膨胀而逸出),炽灼至供试品全部炭化呈黑色,并不冒浓烟,放冷至室温。“炭化”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
3.3.4.4 灰 化
滴加硫酸0.5~1.0ml,使炭化物全部湿润,继续在电炉上加热至硫酸蒸气除尽,白烟完
标 准 操 作 规 程
文件编号 页 码 共8页第4页 文件名称 糊精检验标准操作规程 版 次 01 全消失(以上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将坩锅移置高温炉内,盖子斜盖于坩锅上,在500~600℃约60分钟,使供试品完全灰化。
3.3.4.5 恒 重
按空坩锅恒重操作方法自“取出坩锅稍冷片刻”起,依法操作,直至恒重。
3.3.5 注意事项
3.3.5.1 炽灼残渣检查同时做几份时,坩预先编码标记,盖子与坩锅应编码一致。坩锅从高温炉取出的先后次序,在干燥器内的放冷时间,以及称量顺序,均应前后一致;每一干燥器内同时放置坩锅最好不超过4个,否则不易恒重。
3.3.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粤教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融入新集体》课件解析.ppt
- 粤教版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1课神奇的电磁铁第4课时解析.ppt
- 粤教版物理选修3-1三维设计 2.1探究决定导线电阻的因素(可自主编辑)解析.ppt
- 粤教版物理选修3-1三维设计 2.4认识多用电表(可自主编辑)解析.ppt
- 粤教版物理选修3-1三维设计 3.3探究安培力(可自主编辑)解析.ppt
- 粤教版物理选修3-1三维设计 3.4安培力的应用(可自主编辑)解析.ppt
- 粤教版物理选修3-1三维设计 3.1-3.2我们周围的磁现象 认识磁场(可自主编辑)解析.ppt
- 粤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大气压力》课件(改2)解析.ppt
- 粤教版物理选修3-1三维设计 3.5研究洛伦兹力(可自主编辑)解析.ppt
- 粤语常用语打字打法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