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钢集团鞍山热能研究院有限公司 主要内容 煤样采样 我们在做炼焦试验时,一般都是厂家已经采好煤样,直接送至炼焦试验中心。一般不涉及煤样采样。 商品煤样采样方法请依据国标“商品煤样采取方法”GB 475-2008操作。其采样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煤流中采样 火车顶部采样 汽车上采样 船上采样 煤堆采样 1 工艺流程及操作参数 1.1 40kg焦炉实验工艺流程 1.2 40kg焦炉实验操作参数 40kg焦炉采用硅碳棒电加热,配有计算机、自动化仪表程序控温。采用侧装侧出试装煤出焦。具体参数如下: 40kg试验焦炉(侧开门) 炼焦机理 出炉焦炭照片 2 煤样处理 2.1 煤样的破碎 2.2 混合、取样 2.3 水分及筛分组成测定 2.2-1 煤样混合 2.2-2 煤样取样 2.3 煤全水分测定 小焦炉试验装炉前煤样全水分测定参照国标“煤中全水分测定方法” GB/T 211—2007 制定,试验方法为: 由2.2-1中混合好的煤样内取1000g缩分为两份后(每份各500g)装入已干燥过的托盘中再放入已升至105℃~110℃,温度恒定的干燥箱内,在鼓风的条件下干燥2h,干燥完成后从干燥箱中取出托盘,称量总重,损失煤样的量占取样量的百分数即为煤样的全水分含量。 全水计算公式 3 焦炉预热 4 配煤操作过程 4.1 配煤计算和水分调节 配入量:干基45kg(常规)、60kg(捣固)。根据给出的配煤比确定单种煤的干基加入量,再根据单种煤的水分确定湿基加入量,用堆锥法混合三遍后调节混煤水分至10%(常规)、12%(捣固)再次混合三遍。混合后的煤样取2kg(干基、常规)3kg(干基、捣固)做分析化验,再将所余煤样装箱等待入炉 配合煤计算表 4.2 配合煤取样 使用小焦炉进行炼焦实验,配煤的取样尤为关键,只有取得具有代表性的煤样进行分析化验才能客观的评价配煤性质,从而判断配煤所得焦炭的冷、热强度指标。 配合煤取样示意图 5 装炉及装炉注意事项 (1)电的操作。 (2)烟道。 (3)热电偶位置。 (4)异常情况判断。 6 焦炭出炉、熄焦和指标检测 6.2 筛分组成和机械强度测定 焦炭筛分组成测定方法参照国标“冶金焦炭的焦末含量及筛分组成测定方法”GB/T2005—94制定;焦炭机械强度测定方法参照国标“冶金焦炭的机械强度测定方法”GB/T2006—94制定。具体步骤如下: 6.2.1 入鼓焦炭计算公式 6.2.2 机械强度计算公式 6.3 焦炭取样 (1)热性质焦炭取样 (2)焦炭的工分、硫和焦炭显微结构检测样品取样。 (3)全水分测定样品,并计算成焦率。 (4)取样后剩余的焦炭分鼓前保留样和鼓后保留样分别装袋保存。 6.4 焦炭全水分和成焦率测定 焦炭全水分测定方法参照国标“冶金焦炭的的全水分测定方法”GB/T2001—91制定.具体实验步骤如下: 将6.3(3)中取出的500g焦样装入已干燥过的托盘中再放入已升至170℃~180℃,温度恒定的干燥箱内,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干燥1h,干燥完成后从干燥箱中取出托盘,称量总重,损失焦样的量占取样量的百分数即为焦样的全水分含量 6.4.1 焦炭全水分计算公式 6.4.2 焦炭成焦率计算公式 6.5 机械强度测定实验精密度 40kg实验焦炉操作 4 配煤操作过程 3 焦炉的预热 2 煤样处理 1 工艺流程及操作参数 6 焦炭出炉、熄焦和指标检测 5 装炉和装炉注意事项 炭化室内结焦过程图 烟煤的热解过程图 6.1 焦炭出炉和熄焦 焦炭成熟判断。 切断电源 拔出中心热电偶 推焦或扒焦 熄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