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复习课).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复习课)

复习目标 1.理解辩证否定观、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能够运用辩证否定观和辩证法批判精神来认识和对待周围的世界。 2.联系生活,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会辩证思维的方法,提高解题能力。 3.树立创新意识,提高学习效率。 一、辩证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 (1)内涵 (2)特点 (3)实质 (4)方法论 2.形而上学否定观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理论依据 2.基本内涵 3.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方法论要求 * 第三十九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高考考点展示]  2形而上学否定观 的基本特征 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①是发展的环节,是实现新事物产生和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 ②辩证的否定是联系的环节。 就是扬弃,辩证的否定不是简单的肯定一切和否定一切,而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我们既要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要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与发展。 一、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 (1)内涵 (2)辩证否定的特点 (3)辩证否定的实质 (4)方法论: 或者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简单地否定一切。 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1.理论依据: 世界是永远处在不停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 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现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的实际,敢于突破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思维观念;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基本内涵: 3.辩证法革命批判精神的方法论要求: 一 辩证的否定观 1.辩证否定观 (1)含义:辩证的否定,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2)作用:辩证的否定是发展的环节和联系的环节。 (3)实质: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是既克服又保留。 2.形而上学否定观 (1)观点:否定就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排拒或毁灭,是借助于外力作用实现的事物的变化。 (2)特点:或者简单地肯定一切,或者简单地否定一切。 二 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 1.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1)依据:世界是永不停息地变化发展的。 (2)内容: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和创新的。 (3)要求:密切关注变化发展着的实际,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 2.创新的社会作用 (1)创新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2)创新推动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的变革。 (3)创新推动人类思维和文化的发展。 典例1.回顾新世纪以来我国的改革开放历程,可以看到,无论是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还是其他方面的创新,我们每前进一步,都是以理论上的创新为前提的。这说明(  ) A.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B.理论创新决定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 C.理论创新对社会发展和变革具有决定性作用 D.只要有理论上的创新,就会带来社会的发展和变革 A 决定错误 决定错误 太绝对 典例2 (2011·北京高考)抗生素的发明和使用,使病菌一度不再是人类的致命威胁。但是,在人类使用抗生素治疗疾病的同时,病菌的耐药性也在增强。由于滥用抗生素,出现了目前难以控制的“超级病菌”。上述事实表明(  ) ①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②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 ③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 ④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向自身的回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A 解析 人们对抗生素的滥用,导致了“超级病菌”的出现,这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同时也说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遵守客观规律,①②符合题意。③不符合题意;④说法错误。本题答案选A。 典例3 (2012·大纲全国卷)某饭店老板请来许多一流的建筑师和工程师,探讨如何扩建狭小老旧的电梯。他们一致认为:饭店必须停业半年才能扩建好电梯。饭店一位清洁工说:“要是我,就会直接在屋外装上电梯。”根据清洁工的建议,新电梯很快安装好了。这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把电梯安装在室外。这一案例表明(  ) ①丰富的专业知识是创新思维的源泉 ②丰富的实践经验必然促进思维创新 ③正确发现和提出问题是创新的首要环节 ④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和实践的突破 A.

文档评论(0)

00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