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VIP

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教师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必修三专题一:3、宋明理学(每课名题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9小题,共0分) 1.2011年1月山东潍坊市质检“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学者须要于此体认省察之。”提出这一主张的中国古代思想家是A. 董仲舒 B. 程颢 C. 朱熹 D. 王守仁 【点拨】本题较简单,根据材料中“存天理,灭人欲”等主张,可以判断出这一主张是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 【结束】 2.“自宋以降,仗义死节之士远轶前古,论者以为程朱讲学之效。”材料表明程朱理学对宋代以后中国社会的影响突出表现为 A.促进文化教育普及???????????B.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 C.压抑了人的个性发展???????? ?D.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了积极作用程朱理学3.4.5.6. A. C.该书院的宗旨有与朝廷对抗的内容 D.7.8.9.《四书章句集注》《四书章句集注》从8世纪末开始,中国陶瓷开始向外输出10.研究事物而获得知识、道理。11.12. 1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应出自 A.?董仲舒? B. 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心本来是没有善没有恶的有善有恶是的思想在活动。知道善知道恶是一种良知实践省好的作为去掉恶行。心学凝成四句话,即心学四诀对自己哲学思想的全面概括鸦片战争后,在工业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化。回答1517题。 14.A.致良知 B.发明本心 C.经世致用 D.读圣贤书 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书本就像是有活水的方塘一样,要弄清楚各种问题,必须从书中不断汲取新的知识。读圣贤书15.隋唐时江南成为粮食的重要产地,安史之乱后,我国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南宋时,经济中心最终完成了南移。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唐朝禅宗大师慧能的佛偈,下列哪种哲学与其修炼的意境吻合 A.孔孟之学 B.老庄哲学 C.程朱理学 D.陆王心学禅17.18.19.明朝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不理朝政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此举 A.意在规劝嘉靖皇帝遵守法律 B.履行监察部门的监督职责 C.体现了理学倡导的社会责任感 D.反映了君臣间的权力之争20. 21.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 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22.23.24.25.26.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 【点拨】本题考查学生对宋明理学的理解。材料中的乙徒宇宙便是吾心27.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答案】B 【点拨】由材料信息可知,“某人”认为“克己复礼”就是战胜自己的私欲,复归天理的本源。这是程朱理学思想。程朱理学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具有礼、义、仁、智的美德,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故选择B项。A项不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天理与人的本性、私欲的关系,而A项则是天理与人伦的关系;C、D两项属于陆王心学的思想,认为“两种”是人心中的天理,故排除。 【结束】 28.2011年1月南通市一模“身似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与这—佛家偈语提倡的修炼方式类同的是 A.无为寡欲 B.格物致知C.内心反省 D.经世致用 佛家偈语严格要求自己,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思想29.30.“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都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格物致知 B.发明本心

文档评论(0)

h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