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诗人在贬谪中的顿悟 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供参考学习.doc

苏轼:诗人在贬谪中的顿悟 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供参考学习.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苏 轼:诗人在贬谪中的顿悟 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 ◆人物导语 无法想象在两千多年的文学史册上缺少了他会是怎样一番情景:黯然失色,严重缺失,深深遗憾……中国古代文人中,受到后世喜欢的,苏东坡绝对排第一。陶渊明太淡泊了,他的那份心境一般人难以体验;李白太飘逸了,让人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感觉;杜甫太沉重了,让人不敢和他并肩而立,生怕自己的命途也会沾染舛运;欧阳修太高贵了,连苏舜卿、梅尧臣、王安石都是他的晚辈后学,还敢有几个人忝列其中?所以我们喜欢苏东坡,他让人能看得见、摸得着、感觉得到;而他又丝毫不亚于任何一个人的才华,让我们喜欢的时候也理所当然,心甘情愿。 ◆作家档案 苏轼:1037年——1101年 字号: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籍贯: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时代:北宋   仕途:嘉佑二年(1057年)进士。曾任杭州通判,又知密州、徐州、湖州,政绩卓著。   作品:著作有《东坡全集》一百多卷,遗留两千七百多首诗、三百多首词和许多优美的散文。如《赤壁赋》、《后赤壁赋》、《石钟山记》、《放鹤亭记》、《念奴娇 赤壁怀古》、《水调歌头》等。   名望:苏轼是北宋文坛领袖,建立了多方面的文学业绩,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诗歌与黄庭坚并称“苏黄”, 开创一代诗歌新貌;在词方面和南宋词人辛弃疾共为豪放派的代表,常以“苏辛”并称。苏轼的书法、 绘画皆善,在书画方面和蔡襄、黄庭坚、米芾共称“宋四家”。 生平与创作: ? 一、初踏仕途与创作的发轫期 ? 苏轼由于要应进士科考的原因,诗歌的创作较晚,一直到嘉佑四年,兄弟二人一举成名,名动京师之后的两年,在为母亲守制之后,返回京城的水路上,父子三人诗酒唱和,结集为《南行集》,标志了苏轼仕宦生涯的开始,也是苏轼诗歌创作的发轫,直到熙宁二年王安石变法,都可以划入这段时期的范畴。如《刑赏忠厚之至论》《和子由渑池怀旧》等。 此段时期,苏轼涉世未深,诗歌的写作也限于江山景物、文物古迹,在凤翔时期,则写作了大量的人文题材的作品,如题画、品题书法等。 二、州守时期 ? 当苏轼兄弟重返京师时,已是神宗熙宁二年(1069),整个国家都卷入了王安石变法的浪潮之中。苏轼被任为杭州通判,直至乌台诗案,历知密州、徐州、湖州。此十年时光,可以称为苏轼生平及创作的第二个时期。 此时期,苏轼在政治上较为激进,在创作方面,除了歌咏湖光山色的作品之外,也写作了大量的抨击新法之作,在艺术水平方面,由发轫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诗人以西湖风光、江浙山水为中心主题,写下了大量传世佳作,如“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等,已具有大家风范。 然而,苏轼并非脱离政治、流连山水的山水诗人,而是一位忧国忧民的政治家。“民本”思想是其政治思想的基础,这样,就势必与王安石以加强皇权、增加中央府库(以对国民加重赋敛为主要手段)为根本方针的变法发生冲突。这样,在他歌吟西湖风光的诗句里,就时时透露出他对社会的深沉思考和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辩。这一类的诗,开了后来哲理诗的先河。 这些或直露,或含蓄地抨击时事的诗作,埋下了诗人政治恶运的种子,苏轼四十四岁时,在他刚刚调到湖州(今浙江的吴兴)任上时,就被新贵们以作诗讥讽新法、讪谤罪逮捕入狱。同年八月十八日入御史台狱,这就是著名的“乌台诗案”。   苏轼这一时期的作品有《饮湖上初晴后雨》《沁园春》《超然台记》《江城子》《水调歌头》等。 ? 三、黄州贬谪时期 ? 苏轼在狱中,写有“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的诗句,格调凄惋。十二月二十八日,在经过130天的勘察后,结案出狱,以水部员外郎黄州团练副使的名义贬谪黄州(今湖北黄冈)。   黄州流放,不仅使苏轼成为了东坡,并且使苏轼的人生观念、艺术创作、审美情趣都发生了深刻变化。这一变化,影响贯穿他的后半生,使他成为了中国文学史、艺术史、思想史上真正意义的苏东坡。 随后,奔赴筠州(今江西高安),看望了弟弟子由,然后折回北上,经金陵时,会晤了退休宰相王安石。是政敌却又是诗友的两位文坛巨匠这次相会甚为欢洽,两人同是天涯沦落人──王安石亦已被排挤出朝,闲居江宁,尽管他仍然受着神宗的眷顾,但两人的理想抱负同样以失败告终。两人谈诗论词,参禅悟道,写下了不少的优美诗文。如《定风波》《寒食雨》《赤壁赋》《后赤壁赋》《临江仙》《西江月》《卜算子》《念奴娇》《记承天寺夜游》 等。 四、元佑时期 哲宗元佑元年(1086),苏轼回朝后,由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再迁翰林学士知制诰。这些都是接近皇帝的职务,由皇帝日常生活的秘书,转为中央政府的秘书长,最后,享有了翰林学士的荣衔,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荣衔,有些类似现在的院士,并且负责为皇帝起草诏

文档评论(0)

ustt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