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聂华苓,著名华裔旅美女作家。1921年生于湖北武汉,194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外文系。1949年到台湾。1967年聂华苓和美国诗人安格尔共同创办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每年邀请世界各地作家到爱荷华四个月,写作,讨论,旅行。她目前已出版小说、散文及文学评论著作22种,其中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文字。聂华苓在美获得三个荣誉博士学位,获得过美国五十州州长所颁文学艺术杰出贡献奖,匈牙利政府所颁文化贡献奖,波兰政府的国际文化交流贡献奖等。 著有:《失去的金铃子》《桑青与桃红》《千山外,水流长》等小说集,《梦谷集》《三十年后》等散文集。 塞尔维亚是前南斯拉夫的成员共和国。在国境北部,包括伏伊伏丁那和科索沃两个自治省,面积8.84万平方公里。人口977.9万(1991年资料)主要是塞尔维亚人。首府贝尔格莱德是南斯拉夫经济最集中的地区,工业都较为发达。 读一读,写一写: ? 杀戮(lù) ?荒谬(miù) ?? 纳粹(cuì) 蜿蜒(wānyán)一抹(mǒ) 屹 立 (yì) 恍惚(hǎunghū) 屠杀(tú) 放逐(zhú) 憧憬(chōngjǐng) 肃穆(mù) 健忘 云霄 石雕 赤裸裸 明赫白 1、复述课文内容 提示:抓住文中记叙的要素梳理情节 2、课文主体部分可分为几个片断? (引文讲了什么?) 引文:用萨特的话,说记忆既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概括每部分的内容,给课文各部分取上小标题: 1.来到纪念地 2.看纪念演出; 3.参加座谈会; 4.参观纪念馆。 这篇课文主要表达什么主题? ? ? 要和平,不要战争。 ? 世间永远不能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精读研讨: ? ? ?1、为什么萨特会说记忆是“沉重”的,又是“美丽”的? ? ?① 沉重—— 南斯拉夫:克拉库耶伐次大屠杀,其中300个孩子遇害;中国:南京大屠杀。 ? ?② 美丽—— 整个民族的英勇: ? ? ? ? ? ? ? ? ?A、一位老师宁死不屈,大义凛然; ? ? ? ? ? ? ? ? ?B、无辜平民(包括孩子们)的遗言, 怀着强烈的爱、仇恨,没人乞怜。 ? 你在文中找到了纳粹残杀百姓的所谓理由了吗? 拓 展 练 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每空填2字)。 ? ? ?孩子们对未来的( ?),对生命的( ?),对死亡的( ?),对亲人的( ?),父母失子的( ?)和( ?), 塞尔维亚人对暴力的( ?)和对自由的( ?)——世世代代“人”的声音,在诗和音乐的韵律中,响彻云霄,响遍山谷。 ? 2.句式仿写。 ? ? ?不记仇,很对。但是,不能忘记。 ? ?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阅读下文,并与原文比较。 “灭种”.47年前,纳粹竟认为种族有优劣之分,他们竟以优等种族自居,要消灭劣等种族,这是何等荒谬。 请你站起来说一段话,反驳日本人的发言。 课堂小结: 这确实是一个沉重而美丽的记忆。我们崇敬塞尔维亚人的英勇,认同他们的历史观,让我们用良知、用正义和着作家的心声一同呼吁:永远不要再有战争和屠杀了! * * 1942年6月 ,德国法西斯枪杀了捷克利迪策村16岁以上的男性公民140余人和全部婴儿,并把妇女和90名儿童押往集中营,并焚毁了这个村庄。 为了悼念利迪策村和全世界所有在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死难的儿童,反对帝国主义战争贩子虐杀和毒害儿童,保障儿童权利,1949年11月,国际民主妇女联合会在莫斯科召开执委会,正式决定每年6月1日为全世界少年儿童的节日,即国际儿童节。 国际儿童节的由来: 1、原指描写刻画十分细致生动,现在也用来指丑态毕露 2、形容非常凶暴残忍,没有一点儿人情味。 3、形容天气恶劣。比喻境遇悲惨凄凉。 4、极端错误;非常不合情理。 5、严肃而庄严。 根据下列语句的意思判断相应词语: ---穷形尽相 ---灭绝人性 ---凄风苦雨 ---荒谬 ---肃穆 同学们,今天我们都有安稳的,幸福的生活,能够在明亮的教室里学习.但是大家是否知道在半个世纪前曾有许多的孩子,他们并没有如此幸运,他们生活在动荡的年代里,战争不断,饥饿侵袭,甚至时刻面临着死亡,他们渴望的是什么呢?而作为 幸福一代的我们在看了 这篇文章后,大 家会有怎样感 受呢? 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写作顺序? 突出主题 回顾历史 面向现实 呼唤和平 除了与纪念活动有关的文字,作者还写了些什么?有什么用意? 课文还联系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