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3年云南大学申拟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doc
2013年云南大学拟申报云南省科学技术奖候选项目
科技创新团队
一、基本情况
团队名称 云南省微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 研究方向 微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 团队带头人 张克勤 主要支持单位 云南大学 团队成立时间 2002年 推荐单位(盖章)
云南省教育厅
推荐材料密级 无 可否公示 可 可否公开宣传 可 学科分类名称 1 应用微生物学 代码 180.6150 2 微生物遗传学 代码 180.6120 3 天然产物有机化学 代码 150.2020 所属国民经济行业 农、林、牧、渔业 所属国家重点发展领域 资源与环境
二、人员构成
(一)成员结构 总人数 25 男 16 年龄结构 65周岁以上 0 % 50-65周岁 3 10% 女 13 35-50周岁 19 66% 35周岁以下 7 24% 专业技术职务 正高级 副高级 中级 13 45 % 7 24 % 9 31% 学历 博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本科 24 83 % 2 7 % 3 10 % (二)主要成员 带
头
人 序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专业技术
职务 所在单位 研究领域 团队工作时间(年) 1 张克勤克俭 男 55 教授 云南大学 微生物学 10 其他主要成员 2 黄晓玮 女 40 研究员 云南大学 基因与蛋白 10 3 邹成刚 男 45 教授 云南大学 免疫学 8 4 牛雪梅 女 41 研究员 云南大学 天然产物 6 5 赵之伟 男 51 教授 云南大学 菌根生物学 10 6 莫明和 男 43 研究员 云南大学 微生物学 10 7 杨金奎 男 41 副研究员 云南大学 基因与蛋白 7 8 乔敏 男 43 副研究员 云南大学 微生物应用 10 9 余泽芬 女 40 副研究员 云南大学 微生物资源 10 10 李国红 女 39 副研究员 云南大学 天然产物 8 11 刘亚君 女 41 副研究员 云南大学 微生物应用 10 12 季星来 男 34 研究员 云南大学 生物信息 6 13 柳树群 男 40 研究员 云南大学 生物信息学 8 14 张汉波 男 43 教授 云南大学 微生物生态 7 15 张乐民 男 49 研究员 云南大学 遗传学 9 三、团队简介
(一)团队成立概况
1998年,为扭转云南大学省工业微生物发酵工程重点实验室在全省重点实验室考核中被亮黄牌的困境,云南大学面向全国招聘重点实验室主任,张克勤教授成为新一任实验室主任。摆在他面前的是以研究为主的省级重点实验室,不但没有较好的科研积累,甚至研究方向尚需凝练。全室仅仅主持1个9万元项目,没有发表过SCI论文,没有获过奖。带领一个总数为17,主要人员为30岁左右的年青团队。
当面临项目、经费、人才、成果等诸多问题,而这些又都直接危及到实验室生存和发展的时候,选择突破方向非常重要。也曾想过向学校要经费,要条件。但经费总会用完,条件总要更新,怎样才能既治标又治本?唯一可行的只有改革。云南大学党委先后于2000年和2002年分别批准实验室以“改革分配制度”为主的和以“首席科学家(PI)团队制”为主的一揽子改革方案(附件1)。正式组建微生物可持续利用创新团队,2005年被遴选为云南省首批重点建设创新团队(附件2),2008年通过省科技厅人事处组织的专家验收。
(二)创新能力和水平
通过10年建设,团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队伍总数从当时17人发展到目前的29人,博士从1人到24人,学术带头及后备人才从1人到13人。田宝玉和牛秋红获全国优秀博士提名奖,20多人次获省优博和优硕奖。建成一支以中青年博士为主的结构合理,具有较大国内外影响的创新团队。实际合同经费从2002年431万元到2012年1933万元。国家基金尤为突出,国家基金申请获准率在连续5年保持60%以上的基础上,近2年更是分别达到78%和88%。发表SCI论文从当初3篇到2012年26篇。
正是通过运行机制创新和团队建设,拆除了人才篱笆,聚集了一批优秀人才,促进了学科交叉与联合,带动了团队的高速发展。10年来,本团队主持承担国家“973”、“973”前期研究、国家基金重点等国家和地方科研项目127项,项目经费8533万元。主持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参加获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烟公司一等奖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56项和中国专利局、世界知识产权联合颁发的中国专利金奖。
基础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主编出版专著3部,发表SCI论文232篇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比》单元整体作业设计 (3).docx VIP
- 2025年水平定向钻市场调查报告.docx
- IPC J-STD-003D CN 中文目前最新版TOC.pdf VIP
- 2024年杭州钱塘新区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下属公司招聘真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docx VIP
- 飞机主动杆结构设计及控制策略研究.doc VIP
- 2024年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婴幼儿保育组”赛项考试题库-下(多选、判断题汇总).docx VIP
- 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三册Unit 1 Changes in the way we live.ppt VIP
- CNAS-CL02-A006:2018 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在输血医学领域的应用说明.pdf VIP
- xx集团粮食仓储及加工基地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医院药品不良反应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