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比较文学考试习复资料
比较文学:是对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以及文学与其他艺术门类和其他意识形态的相互关系的比较研究的/view/268450.htm \t _blank文艺学分支。它包括影响研究、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它兴起于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私小说:产生于日本大正年间(1912年-1925年)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又称“自我小说”。“私小说”一词散见于1920年的报刊上,被广泛使用于1924年至1925年间。广义的解释是:凡作者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来叙述故事的,均称为私小说。狭义的解释:凡是作者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生活而孤立地描写个人身边琐事和心理活动的,称为私小说。1945年/wiki/%E4%BC%8A%E8%97%A4%E6%95%B4 \o 伊藤整 \t _blank伊藤整和/wiki/%E5%B9%B3%E9%87%8E%E8%B0%A6 \o 平野谦 \t _blank平野谦把广义的私小说分为调和型和破灭型两类。日本的私小说多数属于前一种,但也有不属于这两种类型而仅写自己的私生活的。新感觉派:是崛起于20世纪20年代日本文坛的一种现代主义流派。当时,以横光利一、川康端成为首的几个青年作家,接受欧洲现代派文学的影响,张起了现代主义的旗帜。他们声称不愿再单纯地描写外部现实,而要力图把主观的感觉印象投注到客体中去,以新奇的感觉来创造由智力构成的“新现实”。鉴此,日本文艺评论家千叶龟雄称他们为“新感觉派”。在我国又把这种流派称作“心理分析小说派”,或现代派。新感觉派:是20世纪30年代产生于上海文坛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是第二代海派,代表作家有刘呐鸥、施蛰存、穆时英、叶灵风等。穆时英被成为是新感觉派的圣手,海派的大将。新感觉派内容多展示半殖民地大都市谁哈的生活百态,着重病态生活的描写、畸形的两性关系及心理等;极力地捕捉新奇的感觉、印象,把人物的主观感觉投射到对象中去;对人物的意识和潜意识进行精神分析,着力表现二重人格,并追求小说形式技巧的花样翻新。代表作有穆时英《夜总会里的五个》《上海的狐步舞》。新感觉派开拓了文学表现的内容,但有一部分存在颓废、悲观倾向。哈代和他的“威塞克斯小说”: 《威塞克斯小说》是哈代的系列小说总题名,包括14部小说。威塞克斯是哈代家乡的古地名,哈代用威塞克斯的同一背景把多部小说联成一体。全部作品分为三大类,“罗曼史和幻想”、“爱情阴谋小说”、“性格和环境小说”。主要内容是描写19世纪后半期英国宗法制农村社会的衰亡,表现下层人民的悲惨命运。代表作是《德伯家的苔丝》。他这些小说展示了英国农村的恬静景象。 简答题 1、鲁迅和契诃夫的比较一、鲁迅和契诃夫的小说创作在环境、人物、终极指向等方面都表现出较浓烈的忧郁情结.由于外在与内在的差别,他们的忧郁情结的程度有强有弱.忧郁情结与作家主体同客体的反差有关,优秀作家大多具有忧郁情结,它是世界文学中的一个独特现象. 二、鲁迅和契诃夫在小说创作中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昏睡者和梦醒者.前者在封建专制制度的长期压迫下人格扭曲,精神麻痹,任凭封建专制的压迫而不自觉,丧失了人的基本特征,成为昏睡者;后者对封建专制的压迫有清醒的认识,奋起追求人的生活,但由于环境的险恶和自身的素质不够完善,终于无路可走.由于生活经历不同和思想高度的差异,鲁迅的小说具有极强的鞭策力,契诃夫则表现了/z/Search.e?sp=S%E5%B0%8F%E8%B5%84%E4%BA%A7%E9%98%B6%E7%BA%A7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小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悲哀. 三、鲁迅和契诃夫在小说创作中都选取了三个方面的创作视角,即以审视者的姿态拷出人性灵魂的恶‘以救治者的身份探究社会的病;从救赎自我的角度照出自我的影.他们通过对人性之恶、社会之病、自我之痛的否定,试图张扬人性之善、社会之美、自我之新.在思想开掘的深度和力度上,鲁迅比契诃夫更加深沉、严肃. 四、契诃夫与鲁迅两位艺术大师短篇小说的讽刺艺术相同点是:都用讽刺挖掘生活的真实且讽刺尖锐深刻但不尖酸刻薄;其个性特征是:契诃夫的/z/Search.e?sp=S%E8%AE%BD%E5%88%BA%E6%89%8B%E6%B3%95ch=w.search.yjjlinkcid=w.search.yjjlink \t _blank讽刺手法是漫画式的,笔调轻松愉快;而鲁迅手法近乎白描式,笔调沉郁深刻.2、鲁迅与果戈理的比较。(笔记上也有)一、创作动因和目的都是“为人生”。“以描绘社会人生 之黑暗著名”、“以不可见之泪痕悲色,振其邦人”这是对果戈理“为人生”文学的高度而准确的概括。果戈理一向主张艺术要反映人生,要敢于揭露农奴制社会的丑恶。 “为人生”也是鲁迅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