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点11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温馨提示: 此题库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 看比例,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考点11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一、选择题 1.(2012·福建文综·T32)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属于引文类试题,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是正确把握引文的含义:立足实践,关注民生。 【解析】选B。 选项 具体分析 结论 A 文化具有阶级性,社会主义文化坚持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 排除 B 关怀天下苍生体现以人为本,源于生命体验体现立足实践 入选 C 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实践,观点错误 排除 D 中华传统美德具有生生不息、历久弥新的品质,不具有先进性特征 排除 2.(2012·新课标全国卷·T21)在澳门,道教、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几百年来和睦相处,中式建筑与西式建筑比肩而立,中式婚礼与西式婚礼、中餐与西餐相映成趣。这表明 (  ) ①澳门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具有多样性 ②澳门文化的性质是由其地理环境决定的 ③澳门文化以中华文化为主以西方文化为辅 ④澳门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题指南】本题以澳门多种文化并存的现实为背景,考查文化多样性及中华文化的特征等知识。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而不随意添加材料信息。 【解析】选B。材料强调,在澳门,多种文化求同存异,但没有涉及何种文化为主、何种文化为辅,①④符合题意,③与题意无关;地理环境能够对文化产生影响而非决定因素,②错误,且与材料无关。 3.(2012·安徽文综·T7)京剧、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 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成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 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力量源泉 ③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④显示了中华文化的个性特征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点。做好本题关键是要把握“传统特色”“历史的演变”这两个关键词。 【解析】选D。“中国元素”极具传统特色,显示了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④正确;“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成为人类文化宝库的瑰宝,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③正确。①说法错误,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②错误,社会实践是中华文化创新和发展的力量源泉和根本动力。 4.(2012·北京文综·T26)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 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  ) A.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促进中西饮食文化的传播 C.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D.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因为中外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如果翻译不当,就会出现外国人对中华美食的误解;在充分考虑中外文化差异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交流,才能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解析】选C。中华美食的英文译法是文化的形式而非内容,A不选;B夸大了规范中文菜单英文译法的作用,C更切合材料;材料中的做法是对中西文化的尊重 而非减少中西文化的差异,D不选。 5.(2012·天津文综·T2)初到台湾的大陆游客,常会因台湾民众把“花生”叫“土豆”,把“熊猫”叫“猫熊”,把“公共汽车”叫“公车”,把“窝心”解释为“温馨、贴心”,而引发一些“美丽的误会”。两岸民众对词语使用的差异反映了 (  ) A.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B.中华文化底蕴厚重 C.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D.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解题指南】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博大精深。语言是文化的基本形式,台湾与大陆在词语使用上的差异,体现了我国作为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受地理环境多样性的影响,有着丰富多彩的区域文化。 【解析】选C。材料体现了我国区域文化的多样性,未说明不同地方文化的共性,A不选;中华文化底蕴厚重更强调其源远流长,B与题意不符;汉字是汉语的书面形式,D与题意不符;只有C项符合题意。 6.(2012·海南单科·T17)3 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

文档评论(0)

tianma201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