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移动式煤层气压缩母站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1 概述 1
1.1 评价目的 1
1.2 评价原则 1
1.3 评价依据 1
1.3.l 法律、法规、规章 1
1.3.2 标准和规范 2
1.3.3委托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 3
1.4评价范围 3
1.5评价程序 3
2 建设项目概况 5
2.1建设单位基本概况 5
2.2建设项目概况 5
2.3项目建设条件 5
2.3.1地理位置 5
2.3.2地质特征 6
2.3.3气象条件 6
2.4 主要原料及来源 8
2.4.1气质分析报告 8
2.4.2 压力 9
2.4.3流量: 9
2.5主要工艺流程 10
2.5.1 煤层气压缩母站 10
2.5.2 CNG储配站 11
2.5.3 CNG汽车加气子站 13
2.5.4煤层气供气管道 15
2.6 主要设备 15
2.7 厂区建、构筑物 17
2.8 控制与报警系统 17
2.9 辅助设施 19
2.9.1供配电 19
2.9.2给排水 21
2.9.3采暖与通风 22
2.9.4消防设施 22
2.9.5防雷和接地 24
2.10安全管理机构 25
2.11 环境保护 26
2.12节能减排 27
3 主要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28
3.1 物料的危险特性 28
3.2 周边环境和总平面布置危险性分析 31
3.3 生产过程中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2
3.3.1火灾、爆炸 32
3.3.2容器爆炸 33
3.3.3窒息和中毒 33
3.3.4物体打击、机械伤害 33
3.3.5触电 33
3.3.6车辆伤害 34
3.3.7高处坠落 34
3.3.8 灼烫 35
3.4 储存过程中的危险性分析 35
3.4.1火灾、爆炸 35
3.4.2容器爆炸 35
3.4.3中毒和窒息 36
3.4.4高处坠落 36
3.4.5物体打击 36
3.5 设备设施危险性分析 36
3.6 天然气供气管道危险性分析 37
3.7 其他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37
3.7.1 电气伤害及静电、雷电危害 37
3.7.2 振动和喘振危害 38
3.7.3 噪声危害 38
3.7.4 自动控制系统 39
3.7.5 腐蚀性危害 39
3.7.6 自然条件危害 39
3.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与分析 39
3.8.1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40
3.8.2 压力管道重大危险源辨识 41
3.8.3 压力容器的重大危险源辨识 42
3.8.4 锅炉的重大危险源辨识 42
4 事故案例分析 43
5 评价方法的选择和评价单元的划分 47
5.1 评价方法的划分原则 47
5.2 评价单元的划分 47
5.3 评价方法的选择 47
5.3.1评价方法的选用 47
5.3.2评价方法简介 48
6 定性、定量评价 50
6.1 采用安全检查表法进行评价 50
6.2 采用预先危险性分析法进行评价 52
6.2.1预先危险性分析法简介 52
6.2.2工艺设备设施单元 53
6.2.3公用工程及辅助配套设施单元 56
6.2.4储存区预先危险性分析 58
6.2.5天然气管路输送单元预先危险性分析 60
6.3 采用事故树法分析方法进行评价 61
6.3.1压缩机燃爆事故树分析 61
7 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68
7.1 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 68
7.2 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71
7.2.1 总平面布置和建筑安全对策措施 71
7.2.2 工艺及设备方面的安全对策措施 71
7.2.3 电气及仪表控制方面的对策措施 74
7.2.4 防雷对策措施 75
7.2.5 防静电对策措施 76
7.2.6 防车辆伤害对策措施 77
7.2.7 动火检修作业 78
7.2.8 消防、报警系统方面对策措施 79
7.2.9 防腐蚀对策措施 80
7.2.10 风灾防范对策措施 80
7.2.11 防洪排涝对策措施 81
7.2.12 抗震和防沉降对策措施 81
7.2.13 劳动卫生方面的对策措施 81
7.2.14 重大危险源安全管理措施 82
7.2.15 安全管理方面的对策措施 83
7.2.15 建立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制度 85
8 评价结论 86
8.1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 86
8.2定性定量评价结果 86
9与建设单位交换意见的情况结果 88
报告附件(复印件):
1、合建站总平面布置图;
1 概述
1.1 评价目的
安全预评价是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在项目建设前,依据建设项目可行性报告等资料对工程、系统中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辨识与分析,判断系统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1.2 评价原则
1)安全预评价必须合法、科学、公正、有针对性。
2)采用可靠、先进、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销售人员必备山东省滨州市邹平县医疗机构分布明细.pdf VIP
- 滑坡地质灾害远程监测预警系统优化研究.docx VIP
- 销售人员必备山东省临沂市妇幼医院及综合门诊医院医疗机构分布明细.pdf VIP
- 建筑防腐工程施工方案.docx VIP
- 06J505-1 外装修(一)图集资料.pdf VIP
- 销售人员必备山东省聊城市门诊诊所卫生所室医疗机构分布明细.pdf VIP
- 强生缝线产品知识试卷含普迪思抗菌薇乔等题目.docx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学习宣讲ppt课件.pptx
- 2025年海南州公安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7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docx VIP
- 老年病人尿失禁护理案例.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