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年整理】法律如何推动“回家尽孝”的步伐
法律如何推动“回家尽孝”的步伐
从7月1日起,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新法规定,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家庭成员,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近年来一直呼声较高“常回家看看入法”终于成为现实,不常看望老人将属违法。
然而,新法一出,也带来了不少疑虑和纠结,主要集中在两个焦点上。一是“经常看望”如何衡量,其约束力怎么体现?所谓经常,是一年一次,还是半年一次、一月一次?不看望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处罚?二是“看望”如何成行?因为这里面既有主观意愿,也有客观条件的问题。那些常年加班、有假难休的工薪族,那些漂泊在外、辛勤打拼的农民工,他们总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迫于生计和权益处境所限,恐怕更多地面临的是“常不能回家看看”问题。
徒法不足以自行,“常回家看看入法”真正落地,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为孝亲行为提供动力而不是阻力。新修改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就强调,“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保障赡养人探亲休假的权利”。对接现实,如果不切实保障职工的休假权等权利,如果不打破户籍制度等藩篱,“常回家看看”就很可能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即的梦。这说明,“回家尽孝”的路上,不只需要个人努力赶路,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行动,携手把“孝”字写好。
一项调查显示,受访的16260人中,58.22%的人认为空巢老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心理孤独寂寞”。所谓真孝在心,“常回家看看”主要属于精神赡养的范畴。子女经常来,孙辈绕膝跑,全家谈笑欢,这些天伦之乐的场景中,往往有着老人们最深的情感慰藉。从这个意义上说,“常回家看看”入法,有刚性约束的一面,但也有积极引导的用意,尤其在社会急剧转型、价值观念多变的今天,用法律要求人们“回家看老”,传承了“百善孝为先”的民族文化,对社会上不时发生的虐老、排老、冷老等不良现象也是一种有力反拨,从而释放出敬老爱老的价值正能量。如果从单位到个人,都在意识深处重视老人、关心老人,那么“常回家看看”的落实就会少了许多障碍。
伴随着“回家看看”的脚步,中国社会的老龄化进程也在加速。目前中国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且每年以近800万的速度增加。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老年人的生活、医疗、精神等照料明显落后,养老问题日趋严峻。截至目前,我国城乡养老机构有床位365万张。但平均下来,每50个老人拥有不到一张床。如何老有所养、老有所依,已经是一个迫切的社会课题。《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提出,建立和完善老年人福利制度。由民政部制定的《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和《养老机构管理办法》也同时实施,两部新规对养老机构的设立许可、法律责任、服务内容等作出明确规定。这些政策也释放了另一个明确信号:解决养老问题,需要将个人尽孝与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养老机制等结合起来,合力创造红霞满天的夕阳生活。
初三化学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0]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N—14 Cu—64 Zn—65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卷表栏里.)
1.产生下列现象与向大气中排放的物质无关的是
A.酸雨 B.闪电
C.臭氧层空洞 D.温室效应
2.欲证明生石灰中含有未烧透的石灰石,最简单的方法是
A.滴加稀盐酸 B.加热
C.加水溶解 D.加入Na2CO3
3.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硝酸钾和水 B.食盐和水
C.碘和酒精 D.植物油和水
4.“真金不怕火炼”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能充分体现金具有的性质是
A.硬度较小 B.密度较大
C.化学性质稳定 D.导电性好
5.右图是实验室里标签破损的一瓶溶液,只能看清“K”和
“O4”
的猜想一定不合理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 B.锰酸钾溶液
C.硫酸钾溶液 D.碳酸钾溶液
6.在密闭、隔热的条件下,向装有水的保温瓶胆中加入某种物质,溶液温度下降.这种物质可能是
A.生石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水利水电工程单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表填表说明与示例(样表)2025年版(全).doc VIP
- 人教PEP版(一起)(2024)英语二年级上册英语Unit 3 Helpful hands 教案.docx
- 2025第三届全国技术技能大赛江西选拔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赛项技术方案.pdf VIP
- 实验员考试试题及答案.doc VIP
- 标准起草编制说明范文.pdf VIP
- 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pptx VIP
- (高清版)B-T 17421.1-2023 机床检验通则 第1部分在无负荷或准静态条件下机床的几何精度.pdf VIP
- 2025年纪检监察应知应会试题库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球馆充值协议书范本.docx VIP
- 2022年9月17日全国事业单位联考D类《综合应用能力》小学真题及答案.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