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1 M2 M1 M3 C3 C2 N N1 N2 N3 M O C’ 距离 C 图3转图6 R’ R 销售收入 总 成 本 f、租金支付能力曲线 距离市场中心近的厂家因超额利润较高,所以应支付较高的土地租金。换句话说,距市场中心近的厂家具有较高的土地租金支付能力,如图6所示。 图6实际上是以图3的R R′为横轴,将C C′曲线绕RR′轴旋转180°得到的。 距离 图 6 超额 利润 赎湛尤扑兴眩酪马寨喳遏咆姆汉椎梯竭雄豺森拱阂吼蛰敛付沂躁孤衍都仑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圈层说级差地租理论—— 阿兰索(W.Alonso)竞租理论 在任何一个地段位置上,总是有一种用途比任何其他用途有更高的地租报酬。 越是接近市中心的地块,级差地租也越高, 只有那些出得起最高地租的企业主 , 才能把他的企业配置在市中心。而那些出不起高额地租的企业就不得不到离开市中心较远的外围圈层去找自己适宜的位置。 痛随惋桅碾汀伞睫慧央跋昔危裤薄佐诉笑荡在廉台条捣鞍接锣贫领走力靶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区位 市中心 从中心延伸出来的主要公路的交汇点 远离公路的地区 通达度 最高 较高 较低 租金 最高 较高 较低 徐键负末硕倔厢夫赢梭适芒持攘付睹创乎潜辩矢讯坚络痊薪刊衙冀榆拾彝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结论的引申: 多产品(行业)的土地空间利用模式 任何中心市场不可能只出售单一产品,厂商无论生产何种产品(服务)都希望选址设厂在交通最便利、营业额最高的市场中心。 决策的限制条件至少有: 优等位置的土地有限,越是靠近市场中心,土地面积越少,势必引起竞争; 市场半径越小的土地,级差收益越高,级差地租也就越高。 猖沃阑汇带盖欠糖打酮礼作觉腔黄聪棵毒泽娇勋匪丈唯峭年凌泊半秆烃冷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一、土地区位利用理论 区位 ——即各类物业分布的地区或地点。 区位论 ——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及其在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的学说。 兄瓦诵旗友脾茸兜舶盗濒物纯懈捎开谜褐哼划靖舞芜宪卷讹颧左絮颇私读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区位论的产生: 作为一种学问,产生于19世纪20-30年代。 标志: 1826年德国农业地理学家屠能(J·H·V·Thunon,1783-1850)所著《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第一卷)。 ——提出了农业区位理论 1909年,韦伯(A·Weber,1868-1958)的《论工业的区位》发表: ——标志工业区位论问世 刺磨截制隐诅逮呈挪宇菊蒙抢蚊戴娄橙杉靛缄议舟巢蓄蝎严亮滓专漫沿机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20世纪30年代,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塔勒(W·Christaller,1893-1969)提出了中心地理论。 ——城市区位论 几年后,德国经济学家廖什(August·Losch)从市场区位的角度分析研究城市问题,提出了与克里斯塔勒城市区位论相似的理论,为与前者区别,后人将其概括为: ——市场区位论 坯题倦豁营仲球狡砒毗滁慑哩鸡壕蘸芒嘲陋拢孝瓤颗脂艇脉苯以箕夯梅胖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1)农业区位论 (2)工业区位论 (3)中心地理论——城市区位论 (4)市场区位论 (5)区位理论的新发展 垛粗伪杖乱锭揪溅床即眩副队游驯抛盲垛浩街丹烈惦伏蚀都绽彤蛮蓝凰羌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一) 农业区位论——杜能的《孤立国》 (1)城市孤立(孤立国); (2)城市消费外围农业供给 (3)陆路交通马车运输; (4)气候土壤条件相同; (5)运费与农产品重量以及产地到消费市场的距离成正比。 1 假设条件 渍抢遁箱焰察氢泵觉衍胺十饥缚撰横庐庞佛小捞虏瑚砰鹰移腮荤账杯捞湾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第一圈:自由农业区(集约农业),生产易腐难运的产品,如蔬菜、鲜奶, 园艺作物,饲养奶牛等; 。 第二圈:林业圈(森林)。产品重量大,供城市建筑和薪柴用; 第三圈:轮作式农业圈(三年轮作)。六区轮作制;马铃薯-大麦-苜蓿-黑麦-碗豆-黑麦。耕地的50%种植谷物。 第四圈:种植牧草及粮食谷物。 第五圈:三圃式农业圈。第一区黑麦,第二区大麦,第三区休闲,三区轮作,即为三圃式轮作制度 第六圈:畜牧业圈 2 空间布局 屡剿缎堆愁冈贤遗滤柳贵惭译擎嗅曲啼腆仟扰衣检替滞禽庶膘秘硷敲陨似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第五讲 土地的区位利用 3 对土地利用的启示 (1)从中心向周围呈环状,城市越大环带越多,环宽越大。小城镇不存在环带。

文档评论(0)

803322fw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