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常见鱼病的诊治-刘爱华
常见鱼病的诊治 刘爱华 第一部分 基本知识 一、鱼类发病的原因 鱼生活于水中,一方面要求有好的水域环境,另一方面要求鱼有适应环境的能力。如果水域环境发生了不利于鱼的变化或鱼体机能因其他原因不能适应环境条件时,就引发各类疾病。自然条件下,鱼类与栖息环境之间经历了千百年来的适应,很少产生疾病。而人工养殖条件特别是规模化、工厂化养殖,放养密度大,投喂饵料多,水域环境发生了很大改变,使鱼类由于不能适应而产生各种疾病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鱼类生病是鱼体自身与外界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或者说,鱼病是鱼体、病原体和生活环境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环境因素 1.自然条件 (1)水温的变化 鱼是变温动物(冷血动物),体温随水温的变化而变化。水温急剧升降时,鱼体不易适应而发生病理变化。鱼体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对水温变化也各有一定要求。如鱼苗下塘要求水温温差不大于2℃,鱼种下塘则要求小于4℃。就是说,鱼类虽然对温度有较大的适应范围,但对温度的急剧变化是有一定要求的。 (2)水质的变化 水质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生物活动、水源、底质、气候变化等。如水中有机质过多,微生物分解旺盛时,要吸收大量氧气,同时放出H2S、沼气等有害气体。这些有害气体聚集一定数量后,水质就会恶化,不利于鱼的生存生长,却有利于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生长。这样就容易引发各种鱼病。鱼类对池水酸碱度有较大适应范围,但也以PH7—8.5为宜,PH低于5或高于9.5会引起鱼生长不良或死亡。 (3)溶氧变化 水中溶氧较低时,如达到1.0mg/l时,鱼类就会浮头;再低致0.2—0.6mg/l时,鱼类就会窒息死亡。溶氧过多能引起鱼苗气泡病。另外溶氧还影响整个水域的物质循环,影响鱼类的食欲及对饲料的消化吸收等。溶氧对水生生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是判定水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2.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不当或搭配比例不合理 当前的主要情况是为追求高产放养密度过大,导致缺氧、浮头甚至泛池,以及饵料不足,营养不良,抵抗力弱。一旦发病由于鱼体接触频繁传染加快。搭配比例不合理引起主、配养鱼之间在栖息空间、食物等方面的矛盾,导致主养鱼生长慢、体质差、抵抗力弱。 (2)饲养管理不当 饲料是鱼生存生长的物质基础,饵料缺乏易引起各种鱼病。日常管理工作的好坏也能影响到鱼病的发生发展。 3.生物因素 常见鱼病多数是由于各种生物传染或侵袭引起的,这些使鱼致病的生物称为病原体。鱼病病原体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等。另外,还有一些直接吞噬或间接危害鱼类的生物,如水鼠、水蛇、蛙类、鸟类、凶猛鱼类、水生昆虫、水螅、清泥苔、水网藻等,这些生物统称为鱼类的敌害。 二、鱼病防治的重要性、防治原则及鱼病预防的技术要求 (一)鱼病防治的重要性 鱼病防治是研究鱼类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变化、流行规律和防治方法,其根本任务就是运用鱼病防治知识,防治鱼类病虫害,实现鱼类养殖的稳产高产,增产增收,满足市场需求,取得经济效益。 鱼一旦生病,往往会引起大批死亡,造成严重损失。即使不引起大批死亡,也严重影响生长。所以鱼病防治工作在养殖生产中是一项十分重要、必须做好的工作。 (二)鱼病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积极治疗,防重于治。 1.坚持“防重于治”的原则 鱼病防治为养殖生产中饲养管理的重要内容。鱼生活于水中,一旦发病就会给及时诊断和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所以预防才是鱼病防治的上策。 (1)鱼类患病后不象畜禽患病那样比较容易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有些疾病虽可正确诊断,但治疗方法受限。畜禽治疗可以用口罐、注射药物,而生活于水中的鱼显然不能采用此法,在水面大、数量多时尤其困难。 (2)鱼发病后,大多已无食欲,甚至根本不进食。即使有特效药,也无法让病鱼吞食。口服疗法在病情很轻或尚未丧失食欲的病鱼才能制成药饵投喂,才有效果。 (3)外用药 即浸洗(药欲)和泼洒。这种用药方式对小水体尚可,对大水体则因用药量过大,难以承受经济开支而不可用。 2.坚持“有病早治,积极治疗”的方针 鱼在生病之初,尚有部分个体吃食活动正常,有效控制病原体,可防治疾病的传播、漫延。一旦发现疾病,要及时做出正确诊断,对症治疗,不得拖延,控制病情的发展并逐步治愈。 (三)鱼病预防的技术要求 1.主要措施 鱼病主要有病原体引起,有效的消灭和控制病原体就可有效地预防鱼病的发生。因此,预防鱼病的措施均是消灭和控制病原体的措施。 (1)清塘消毒 ①鱼塘清整 清除池底过多淤泥,池底冰冻、暴晒。②药物消毒 生石灰、漂白粉、氨水、茶饼等清塘药物,干法、带水均可。 (2)加强饲养管理 ①专人管理——三分养,七分管。要求选用认真负责,责任心强的人进行管理。②“四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ppt
- 已经绝版的老照片.ppt
- 市场细分案例分析.ppt
- 市场宣传赞助机会说明-203年励展华群上海礼品展宣传推广.ppt
- 巴洛克风格服装.ppt
- 市科委计划任务书填报辅导.ppt
- 市政课件.ppt
- 布拉格之旅(英语).ppt
- 布达拉宫(wlchen98制作).ppt
- 帅研小组.ppt
- DB23_T 3866-2024冰上龙舟赛事组织服务规范.docx
- DB32 2163-2012 棉纱单位可比综合电耗限额及计算方法.docx
- DB32∕T 2429-2013 棉花田间生长发育观察记载规范.docx
- DB23_T 3820-2024 工业互联网综合平台数据质量管理规范.docx
- DB23_T 3474-2023非煤智慧矿山信息系统技术规范.docx
- DB3201_T 1106-2022 工程地质层划分技术规范.docx
- DB33T 2515-2022公共机构“零碳”管理与评价规范.docx
- DB3301_T 0415-2023 装修垃圾收运处置管理规范.docx
- DB3311/T 106―2019“丽水山居”民宿服务要求与评价规范.docx
- DB3201T 1127-2022 慈善捐赠受赠管理规范.docx
最近下载
- 金蝶云苍穹考试认证理论考题汇总(精华版).pdf VIP
- 钢梯设计图集15J401.pdf VIP
- 在项目规划评审会上的致辞发言3.docx
- 建筑工程图集 G410-1~2:1.5m×6.0m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板(2004年合订本).pdf VIP
- 《康复评定技术》课件——第十七章 常见神经疾病的评定技术.ppt VIP
- 山东省水产品出口贸易现状、问题及对策分析.docx VIP
- 2025年上海黄浦区中考模拟语文试卷(含答案) .pdf VIP
- 《综合与实践:白昼时长规律的探究》教案.docx VIP
- 2025年妇产科护理技术规范.pdf VIP
- 施工现场高温季节安全防护与防暑管理培训.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