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环境评估报告表.docVIP

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环境评估报告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环境评估报告表

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天心区第一中学书院校区改扩建工程 建设单位 长沙市天心区工务局 法人代表 联系人 通讯地址 长沙市湘府中路298号天心区政府机关大院南栋4楼60878.5 绿化面积 (平方米) 19992 总投资 (万元) 33326.81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 442.2 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 1.33% 评价经费 (万元) 预期投产日期 2018 年12月 一、项目由来 2004年经长沙市教育局调整,将原第九中学和第二十二中学合并成为长沙市天心一中。合并后学校分为两个校区,芙蓉路校区(原22中)为高中部,书院校区(原9中)为初中部 总用地面积 60878.5 m2 净用地面积 57119 m2 总建筑面积 56293.1 m2 地上建筑面积(计容) 48551.1 m2 其 中 普通教学楼 8965 m2 科学楼 6950 m2 体育馆 4000 m2 学生食堂 5970 m2 后勤用房 2400 m2 办公楼 7200 m2 学生宿舍 6200 m2 图书馆 2000 m2 大报告厅 700 m2 大门传达室 90 m2 其他 1076 m2 地下建筑面积 7742 m2 建筑容积率 0.85 建筑密度 24% 建筑占地面积 13708 m2 总绿地面积 19992 m2 总绿地率 35% 规划班级数 50 个 每班人数 50 人 规划学生数 2500 人 停车位 216 个 其中 地上停车位 5 个 地下停车位 211 个 四、项目规划构思与平面布置 1、规划构思 项目充分尊重原有校园规划,结合周边环境和校园现状进行合理分布,并进行分期逐步建设。各区功能均分别设于独栋建筑内,既相对独立、利于管理,同时又联系紧密、便于到达。校园内一条从北向南的林荫步道将教学区、办公区与宿舍区紧密串联起来,形成一条南北向空间主轴。通达的空间轴与开放的空间节点相结合,形成逻辑、理性的空间秩序和多变丰富的空间节奏,强调有形的建筑形体和无形的外部空间之间的联系。 2、功能分区与平面布局 基地除了东南角低于周边用地外,四周均高出周边环境10~20m不等。校园场地基本平整,用地红线比较曲折,基地现状已布满建筑,需将建筑分批拆除,以提供建设用地。 原北栋教学楼及办公楼拆除后,向北依次新建教学楼(2栋)、科学楼,建筑围合形成主教学区。 原南栋教学楼、科学楼拆除后,原址建设图书室及行政办公楼,满足办公会议等要求。 原运动场整体拆除后,运动场范围向北移动,原运动场南部新建体育馆,形成运动区。 生活区位于校园北侧,设计中结合用地北侧地形新建学生宿舍,附设学生食堂以及后勤用房,完善生活区功能配套。 (1)主入口广场区 主入口广场由场地西侧入口拾级而上,结合入口架空展厅,形成校园主形象空间。 设计通过竖向调整,对原有步道序列做了必要的拓宽,得到较大的入口前广场,充分利用七米高差,临校园一侧设计为半开放的架空空间,正对台阶设置大型文化浮雕,半开放空间考虑做为校史展厅,前广场通过趣味性的垂直交通上至顶部观景平台,由此进入校园内部。 广场南侧设计为图书馆以及学术报告厅,增强了此区域的文化性,鲜明的建筑形象必定成为校园的展示标志。 设计对原有步道序列做了必要的拓宽,新增文化展示墙,教育雕塑等,力求从细节上提升广场的文化形象。丰富的展览、生动的浮雕装饰、优美的名人诗词等共同演绎动人的迎宾序曲。 (2)教学区 教学区内建筑围合形成两个封闭的庭院。为适应长沙气候条件,对空间做了适当的调整。教学楼底层部分架空,结合两个庭院设置的局部下沉空间,形成连续的风道。夏季时,凉爽的夏季风轻易的抵达院落空间,带走校园多余的热量;冬季时,下沉的庭院空间抵挡了西北风对校园的侵蚀,还学生一个温暖的嬉戏场所。 下沉庭院可通过多个趣味性的楼梯到达,空间边缘由台地逐级抬升而成,结合地形附设学生活动用房,这里将是学生课余游戏、交流的理想场所。 (3)运动区 运动区内体育馆结合北侧体育场以及南侧篮球场等运动区域,形成体育运动区。设计时充分利用地形高差设置体育场下沉室外看台、半地下架空层60米跑道等,丰富了此区域的空间功能。体育馆为2层,通过连廊与教学区连接,形成统一的校园建筑形象。 (4)办公区 办公区内办公楼因地制宜成L形设计,建筑南面主入口设置宽敞的铺地,南侧首层大厅局部放大,形成展厅,首层东侧向南延伸为会议厅,建筑围合形成院落。 会议厅半埋入地下,屋顶设计空中花园,使其成为办公区理想的观景平台,大大丰富了区域的空间层次。 办公楼南侧庭院由北向南走低,设计时对南侧原有坡地做了适当调整,改造为坡地花园,做为庭院的延伸空间

文档评论(0)

zhaoqian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