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化品知识总汇.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氯化氢 【分子式】HCl       【性质】无色非可燃性气体。有极刺激气味。在空气中呈白色的烟雾。极易溶于水,生成盐酸。 危害情况概述: 具有较强的腐蚀性。蒸气或烟雾,可引起急性中毒,出现眼结膜炎,鼻及口腔粘膜有烧灼感,齿龈出血,气管炎等。 事故响应:(盐酸)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再用碳酸氢钠溶液中和。若有灼伤,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予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就医。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呼吸系统防护中已作防护。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乙炔 【分子式】C2H2      【爆炸极限】2.5~82% 【爆轰气体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明火、受热可爆; 【可燃性危险特性】明火、受热可燃 【储运事项】库房通风低温干燥;轻装轻卸;与氧气钢瓶分开存放 【灭火剂】干粉、二氧化碳 性质:纯净的乙炔是无色、无臭的气体。但工业上生产的乙炔,常常带有一种令人极不愉快的恶臭,这是由于在电石中含有少量硫化钙等杂质的缘故。当这些杂质与水作用时,生成了带有特殊臭味的硫化氢等气体。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氯乙烯 【分子式】 C2H3Cl 【毒性分级】急性毒性 【爆炸极限】3.6~31% 【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引着回燃。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切断气源,喷雾状水稀释、溶解,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危害: 急性毒性表现为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轻度中毒时病人出现眩晕、胸闷、嗜睡、步态蹒跚等;严重中毒可发生昏迷、抽搐,甚至造成死亡。本品为致癌物,可致肝血管肉瘤。 应急处置: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火灾时,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可用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灭火。 氢氧化钠 【分子式】NaOH      【物理性质】从空气中迅速吸收水分的同时,也迅速吸收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乙醇和甘油。溶解时产生大量的热。 【浸入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 紧急情况概述: 与酸发生中和反应并放热。本品不会燃烧,遇水和水蒸气大量放热,形成腐蚀性溶液。有强烈刺激和腐蚀性。 预防措施: ----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护目镜等。 事故响应: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沐浴。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冲洗15分钟,再用2%硼酸彻底冲洗。 健康危害: 粉尘刺激眼和呼吸道,腐蚀鼻中隔;皮肤和眼直接接触可引起灼伤;误服可造成消化道灼伤,粘膜糜烂、出血和休克。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粉尘时,必须佩戴防尘口罩。必要时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 防 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饭前要洗手。工作完毕,淋浴更衣,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GROUP)CO.,LTD. 危化品知识 检修车间 上海“11·15”特大火灾事故,2010年11月15日14时,上海余姚路胶州路一栋高层公寓起火。至11月19日10时20分,大火已导致58人遇难,另有70余人正在接受治疗。事故原因,是由无证电焊工违章操作引起的,四名犯罪嫌疑人已经被公安机关依法刑事拘留,还因装修工程违法违规、层层多次分包;施工作业现场管理混乱,存在明显抢工行为,以及有关部门安全监管不力等问题。 案例分享 XINJIANG ZHONGTAI CHEMICAL(GROUP

文档评论(0)

奇缘之旅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