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分类及临床表现辩析.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六、龋病的临床分类法 (一)、按发病情况和进展速度分类 1.急性龋(acute caries) 2.慢性龋(chronic caries) 3.继发龋(secondary caries) (二)、按损害解剖部位分类(形态学分类) 1.合面(窝沟)龋和平滑面龋 2.根面龋 3.线形釉质龋 (三)、按病变深度分类 1.浅龋 2.中龋 3.深龋 急性龋 (acute caries) 病变进展较快,病变组织颜色较浅,呈浅棕色,质地较软而且湿润,很容易用挖器剔除,因此又叫作湿性龋。 患急性龋时,由于病变进展较快,牙髓组织来不及形成修复性牙本质,或者形成较少,因而牙髓组织容易受到感染,产生牙髓病变。 多见于儿童或青年人。 猛性龋 (rampant caries) 是急性龋的一种,其病程进展很快,多数牙在短期内同时患龋。常见于颌面部及颈部接受放射治疗的患者,也称放射性龋。此外,有些Siggren综合征患者及一些有严重全身性疾病的患者,由于唾液分泌量减少或未注意口腔卫生,亦可能发生猛性龋。 慢性龋 (chronic caries) 一般龋病都属此种类型。它进展慢,龋坏组织染色深,呈黑褐色,病变组织较干硬,所以又称干性龋。 静止龋 (arrested caries ) 是一种慢性龋,龋病发展到某一阶段时,由于病变环境发生变化,隐蔽部位变得开放,原有致病条件发生了变化,龋病不再继续进行,但损害仍保持原状。 邻面龋损由于相邻牙被拔除,受损的表面容易清洁,牙面菌斑容易受到唾液缓冲作用和冲洗力的影响,龋病病变进程自行停止。 咬合面的龋损害,由于咀嚼作用,可能将龋病损害部分磨平,菌斑不易堆积,病变因而停止,成为静止龋。 继发龋 (secondary caries) 龋病治疗后,由于充填物边缘或窝洞周围牙体组织破裂,形成菌斑滞留区,或修复材料与牙体组织不密合,留有小的缝隙,这些都可能成为致病条件,产生龋病,称继发龋。继发龋也可因治疗时未将病变组织除净,以后再发展而成,这种继发龋比较隐蔽,不易被查出。 窝沟类型分类 (1) V型 顶部较宽,底部逐渐狭窄,该型 占34% (2) U型 从顶到底部宽度几乎相同,约占 14% (3) I型 呈一非常狭窄的裂缝,占19% (4) IK型 非常狭窄的裂缝但底部带有宽的 间隙,占26% (5) 其他类型占7% 窝沟龋 限指磨牙、前磨牙咬合面、磨牙颊面沟和上颌前牙舌面的龋损。这些不规则的表面,由于先天性特征,缺少自洁作用,对龋病更具敏感性。在窝沟发生龋坏时,损害并非从窝沟基底部位开始,而是首先在窝沟侧壁产生损害,最后扩散到基底。 平滑面龋 除窝沟外的牙面发生的龋病损害均为Ⅱ型,称平滑面龋。可进一步分为两个亚类:发生于近远中触点处的损害称邻面龋;发生于牙颊或舌面,靠近釉牙骨质界处为颈部龋。釉质平滑面龋病损害呈三角形,其底朝釉质表面,尖向牙本质。 根面龋 龋病过程大多从釉质表面开始,但亦有从牙骨质或直接从牙本质表面进入,如牙根面龋。在根部牙骨质发生的龋病损害被称作根面龋。这种类型的龋病损害主要发生于牙龈退缩、根面外露的老年人牙列。 线形釉质龋 (1inear enamel caries) 是一种非典型性龋病损害,常见于拉丁美洲和亚洲的儿童乳牙列。主要发生于上颌前牙唇面的新生线处(neonatal line),或更确切地说是新生带(neonatal zone)。新生带代表出生前和出生后釉质的界限,是所有乳牙具有的组织学特征。乳上颌前牙釉质表面的新生带部位产生的龋病损害呈新月形,其后续牙对龋病的易感性也较强。 * * *

文档评论(0)

222665722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