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辙的沥青面层材料设计.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车辙的沥青面层材料设计.doc

基于车辙的沥青面层材料设计   【摘要】针对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车辙破坏,通过以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力学计算为基础的沥青面层应力应变分布规律的分析,得出了沥青面层的永久变形主要由两部分组成;确定了基于抗车辙性能的上、下面层的合理分界位置;提出了沥青面层的功能要求和沥青混合料的性能要求。另外,本文也为具有良好高温稳定性的沥青混合料的级配设计,提供了一些实用性建议,验证了变I级配设计方法的可行性。   【关键词】沥青路面;车辙; 路面结构分析;材料组成设计;变I法   0 引言   由于车辆渠道化行驶,重载车辆和轮胎压力增加,我国高等级公路沥青路面大都产生了轻重不一的车辙。车辙的出现不仅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舒适度、而且危及行车安全。车辙是路面结构层在一定的车辆荷载作用下产生的不可恢复的塑性变形的累计。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总的永久变形中,沥青面层的贡献达到80%以上。车辙的影响深度在路表下10cm范围内。车辙形成的原因,总的来说,是由于沥青混合料的抗剪强度特别是在高温情况下抗剪切强度不足所致。   1 沥青面层应力应变分析   1.1 计算理论和结构参数的选取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和相应的计算机程序的发展为分析路面应力应变状态提供了手段。在传递车辆荷载时,路面各层的作用大小是相对的,在一定的环境和交通条件下,路面内应力应变状态取决于:①材料力学性质(动态模量、 回弹模量);②各层结构厚度;③结构形式(材料层次相对位置,各层刚度的相对性等)。应力应变分析时,根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把路面结构层简化为四层体系,主要考虑主承力结构层:沥青面层、基层、底基层和路基,用基于多层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专为道路设计而编制的Bisar程序计算分析标准荷载作用下路面结构内的应力应变大小,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   计算图式如图1所示。其中荷载为标准轴载,既考虑垂直荷载,又考虑水平荷载,水平荷载系数取f=0.02;层间采用完全连续状态。   1.2 剪应力计算和结果分析   在常温条件下,考虑水平荷载(f=0.02)作用时,对于不同计算点(A、B、C、D),沥青面层范围内,剪应力和剪应变在路表下不同深度处的大小及分量值计算结果如表2。剪应力随深度的分布曲线如图2所示。   分析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如下一些结论:   (1)在沥青面层上部,轮隙中心处剪应力较大,且随计算点位向轮隙中心移动,主剪应力方向越趋向于水平;   (2)在沥青面层下部,单圆中心处剪应力最大,且随计算点位向单圆中心移动,主剪应力方向越趋向于竖直方向。   究其原因,主要是在沥青面层上部,由于水平、垂直荷载的共同作用,沥青面层发生剪切滑移;而在沥青面层下部,水平荷载的影响变得很微弱,沥青面层主要承受垂直荷载的作用,以发生竖向的压缩变形为主,这一点可从竖向压应变沿深度分布规律中得到验证。所以沥青面层的永久变形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表面(上层)的剪切滑移,二是中下层的竖向不可恢复变形的累积。   故对于半刚性基层上9cm厚的沥青面层,为了减少或避免车辙的产生,采用两层式的沥青面层结构组合方式时,上面层和下面具体的分层位置,可根据剪应力分布来确定。在不同计算点主剪应力分布图上作最大主剪应力沿深度分布趋势线,如图2所示(用max表示),从趋势线可以看出,在路表下4cm深度处曲线有一凹点,该点的剪应力值相对较小,所以以此点作为上下面层的分界点:一方面可以避免层间连接处剪应力过大,层间抗剪强度不足而发生层间剪切滑移;另一方面也方便层间分工,进一步提出对各结构层的功能要求。   1.3 竖向压应变的计算和结果分析   沥青面层的模量和基层的抗压回弹模量是影响较薄沥青面层(h1≤10cm)结构内的竖向压应变的最主要的因素。半刚性基层有相对较大的抗压回弹模量,且受环境的影响很小。沥青混合料中作为结合料的沥青是一种温度敏感性材料,在交通量一定的情况下,温度便成为影响沥青面层抗永久变形能力的主要因素:①温度升高使材料的模量和抗剪强度降低,即沥青面层抗永久变形能力降低;②温度升高更使沥青面层处于受压状态并增大竖向压应变。   温度升高,沥青混合料的模量明显降低,沥青面层内的应力应变状态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为了考虑温度的影响,分别取不同的E1值进行沥青面层内应力应变计算。因在同一横断面上,单圆荷载中心处(A点)的竖向压应变最大,故取此点作为计算分析点。计算结果如表3和图3所示。   从以上计算结果,可得到以下基本结论:   (1)随沥青面层模量E1的减小,面层内的竖向压应变迅速增大;   (2)对于不同的E1值,竖向压应变的峰值位置位于沥青面层的中下部。   综合沥青面层的剪应力和竖向压应变的分析还可得到,为了减小车辙,上面层的沥青混合料,在高温时应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和较高的

文档评论(0)

lmother_lt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