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江苏省无锡市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省无锡市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无锡市2016年学业水平第二次模拟考试 历史试题 2016.3 第I卷(客观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宗祠是中国民间祭祀祖先的场所,通过祭祀表达对祖先的怀想,这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密切相关。该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三公九卿制 2.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期,“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不包括 A.铁犁牛耕的推广 B.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C.水利工程的兴建 D.国家统一的安定环境 3.下列文献史料均与古代的选官制度有关,按照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武帝即位,举贤良文学之士前后百数 ②三代用人,世族之弊,贵以袭贵,贱以袭贱 ③是以吏部不能审定,核天下人才士庶,故委中正铨等级 ④故乡若问登科事,便是当初老榜官 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①②④③ D.②③④① 4.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对古代某一地方制度作出评价:“(它)就是一个……宰相府的派出所,分驻在这个地方来管事。如是则地方绝无权,权只在中央。”这一制度是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5.“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他们在十三行住的时候,照法令不能随便出游。”这表明清政府 A.禁止外国商人来华 B.重视维护外商利益 C.加强沿海军事防御 D.严格限制对外交往 6.陈旭麓曾评价某场战争是:“中国以中世纪的武器、中世纪的政府、中世纪的社会来对付近代化的敌人。”这场战争指的是 A.鸦片战争 B.中日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日本全面侵华 7.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说:“中国自强运动的领袖们……他们起初只知道国防近代化的必要,但是他们在这条路上前进一步后,就发现必须再进一步。”“再进一步”的举动是 A.从天朝上国的迷梦中醒来向西方学习 B.受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创办民族工业 C.为“求富”创办汉阳铁厂等民用工业 D.学习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8.“冲击—回应”曾是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强调“挑战——刺激——机遇——进步”的关系。下列选项中,符合这一模式的对应关系是 外部的冲击 中国的回应 A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提出农民的理想追求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打出了民主与科学的旗号 C 甲午中日战争 知识界与民众展开救亡图存斗争 D 八国联军侵华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9.下表为晚清政府进出口贸易相关数据,对该表分析正确的是 年代 进口 出口 1885 88,200,018两白银 65,005,711两白银 1895 171,696,715两白银 143,293,211两白银 1905 447,100,082两白银 227,888,197两白银 1911 471,503,943两白银 377,338,166两白银 A.中国的民族工业发展陷入停滞 B.《南京条约》是进口激增的最主要原因 C.晚清政府面临贸易逆差的困境 D.一战爆发促进了中国出口大幅度的增长 10.“□□□□的目标是消灭军阀和清除帝国主义的特权,随着□□□□的进展,民族主义使革命阵营团结,而社会革命却使革命阵营分裂。许多城市出现‘拥护蒋总司令’、‘驱逐鲍罗廷’的相同标语。”材料中的“□□□□”是 A.辛亥革命 B.国民革命 C.抗日战争 D.解放战争 11.美国作家哈里森?李尔兹伯曾充满敬佩地说:“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里的“行军”是指 A.北伐战争 B.秋收起义 C.红军长征 D.挺进大别山 12.抗战胜利前夕,针对蒋介石发表的《中国之命运》,中国共产党开展了以批判《中国之命运》为中心的宣传活动,提出中国共产党“必须而且已经创造出中国的共产主义理论”。这个“理论”是指 A.新三民主义 B.毛泽东思想 C.邓小平理论 D.“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国民党元老邵力子曾深有感触:“‘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不是偶然的……我愿意在这个方针下,尽力联系原国民党及与原国民党有历史联系的社会中上层人士,团结在政府的周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 + 关注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