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构造地质(中文版).docVIP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印度尼西亚构造地质(中文版)

印度尼西亚地质 罗伯特·霍尔 伦敦皇家霍洛威大学 印度尼西亚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边缘,地质情况复杂。其邻接构造活跃地区,特点是由于俯冲作用造成的地震和火山作用频繁。西印尼主要是由大陆地壳支撑,而在东印尼地区,更多的是弧形地壳和蛇绿岩层,和一些年轻海洋盆地。3亿年前,冈瓦纳大陆超大陆块与欧亚俯冲边缘相撞,裂开的地层片段重组形成了印尼群岛。现代印尼地质明显是新生代时在此边缘俯冲与碰撞的结果。 现代地质构造背景 印尼是由超过18000个岛屿组成的巨大群岛,从北纬6度到南纬11度穿过赤道,从东经95度到141度,延伸超过5000公里(图1和2)。其位于三大主要板块的交界处:欧亚大陆,印度-澳大利亚,和太平洋-菲律宾海(图1)。在印尼西部,位于欧亚和印度板块边界上的是巽他海沟(Sunda Trench)。位于苏门答腊岛与此海沟平行的是右行走滑Tambora火山爆发(VEI=7)和1883年的Krakatau火山爆发(VEI=6)。位于松巴哇岛(Sumbawa)的Tambora火山,因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而广为人知,其1815年的爆发造成了北半球的“无夏之年”,致使庄稼歉收,导致饥荒和人口流动。74000年前苏门答腊岛的Toba火山爆发甚至更大(估计VEI为8),是地球过去2百万年内最大的一次火山爆发。 图1 印度尼西亚地理和周围地带,显示现代构造边界和火山活动。印尼以绿色标出,临近国家为灰白色。等水深线为200米,1000米,3000米,5000米和6000米。印尼三大著名火山爆发地点以红字标出。红色箭头指的是板块会聚载体,有印度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相对于欧陆板块,和澳大利亚板块相对于太平洋板块。在帝汶岛没有什么推力。斯兰岛槽和弗洛勒斯岛-韦塔岛峰是活跃推力地带。 图2 显示印尼地区地势和海洋水深的数值地形图。与图1比较构造和地理特征 巽他大陆 印尼内部(图2),尤其是爪哇海,巽他陆架,和周围突出的,但低地形的,苏门答腊岛和加里曼丹(印尼婆罗洲)区域,大都没有地震和火山活动(图1和图3)。此构造安定地区组成了此地区的大陆中心,即巽他大陆。 巽他大陆向北延伸至泰国-马来半岛和印尼,在更新世形成了露出的大陆。大多数巽他陆架比较浅,水深显著小于200米(图2),缺少地形起伏使人误认为这是块稳定区域。巽他大陆通常被描述为一个地理屏障或是稳定地层,但是地质观察,热流和地震断层摄影术显示并不是这样。新生代时期,沉积盆地的深处地层和局部但广泛分布的造山提升作用,发生过显著变形。不像广为人知的地理屏障或稳定地层(如波罗的海和加拿大),巽他大陆下没有形成于前寒武纪的冰冷的厚厚一层岩石层支撑。其内部有高表面热流值,一般高于80mW每平方米。在印尼边缘,高热流值反映的是与俯冲作用相关的岩浆作用,但巽他大陆高热的内部可能是造成的。高上地壳热流是由放射性花岗岩及其侵蚀作用的产物,以及沉积物的绝缘作用还有高地幔热流形成的。P和S波形地震断层摄影法显示,巽他大陆此地区的岩石圈和下伏软流圈移动速度较低,与此对照,印度和澳大利亚大陆西北部和东南部的岩石圈更冷更厚。如此低的地幔速度通常解释为高温的原因,这与地区高热流一致,但也部分反映了不同的组成物质或更高的挥发物含量。 图3 1964年到2000年的印尼的地震活动。等水深线为200米到6000米 图4 印尼地区的演变。滇缅泰马和东马来亚-印度支那陆块在三叠纪时碰撞。额外地壳覆盖到了巽他大陆中心,主要是由于后来大陆块的碰撞。现代活跃变形地带以黄色标出。此复杂板块边界地区内以灰色标出的地区,下面是新生代的海洋地壳。 长时间俯冲作用的影响 上地幔移动速度和热流观察显示,此地区下是由薄而不稳固的岩石层支撑。作为对比,在印尼之下的下地幔,移动速度异常快,显示俯冲岩层的积累。 这些特点是印尼边缘长时间俯冲作用的结果。活动地缘是岩浆作用,加热和弱化的结果,但是疲软岩层从火山区延伸数百公里。此岩层的特点,连同导致大陆演变的发生于俯冲作用边缘的反复碰撞一起,对印尼形成有重大影响。 印度尼西亚的前新生代历史 印尼西部,尤其是苏门答腊岛和婆罗洲,内有大部分印尼最古老的岩石。 苏门答腊:基底 苏门答腊代表着马来半岛的地质学延续,大范围分布着古生代和中生代的露出岩。地表最古老岩石是石炭纪的沉积岩,但在马六甲海峡的石油钻孔中,报告发现可能为泥盆纪的岩石,苏门答腊中心地区钻孔中的花岗岩石为志留纪的。岩脉中的捕虏岩,沉积物中的花岗岩碎屑,和苏门答腊不同地区的高品质变质岩,显示为前石炭纪的结晶基底,与马来半岛之下深层的原生代的基底类似。 苏门答腊:华夏系和冈瓦那陆块 在苏门答腊西部,古生代沉积年代范围为石炭纪到三叠纪,二叠纪的火山岩与华夏系有联系。这些被认为组成了印度支那—东马来半岛陆块的一部分(图4)

文档评论(0)

docindpp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