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配套企业技术研发突围国产AT诞生记.docxVIP

汽车配套企业技术研发突围国产AT诞生记.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汽车配套企业技术研发突围国产AT诞生记

汽车配套企业技术研发突围一场惊险的豪赌国产8AT诞生记2014-08-08 导语:王国信杨金祝“如果做不成这个项目,我没法向世人交代。到了那一天,我会从这17楼跳下去!”距离今天整整7年的2007年7月,在青岛八大关,盛瑞传动股份公司(下称“盛瑞传动”)董事长刘祥伍在经深思熟虑后,下定了决心。他稳健地走向早已搭好的协议台,郑重地签下自己的名字,然后缓缓举起酒杯,一边侧身向在身边的时任德国开姆尼兹工业大学教授皮特·坦伯格(Peter Tenberge)致敬,一边指着酒店的窗户说出上面那句话。刘祥伍要带着整个盛瑞传动,去开发一个在世界范围内都还没有得到验证、也还没有人实践过的新项目——开发新型的8AT变速器。在当时,世界上仅有日本爱信能生产纵置8AT变速器,刘祥伍要做的是,以另一种技术路径做出世界最高水平的前置前驱自动变速器。这无疑是一场豪赌。当时的盛瑞传动,尽管在零部件领域小有名气,但其一年的利润仅有5000万左右,对可能拖垮整个公司的研发项目来说,这点利润显得杯水车薪。当时的初步预估是,盛瑞传动至少要以未来十年的收入作为开发资金,风险之大不言而喻。另一方面,在高风险背后,是可能抓住中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的黄金机遇。数据显示,自主品牌乘用车自动挡变速箱装车率(17%)只有合资品牌(70%)四分之一。根本原因是,被几大跨国巨头几近垄断的自动变速箱供应,都不愿给本土车企配套。要提供,也只是老旧的款型。一旦刘祥伍押宝成功,所带来的商机无疑是巨大的。“如果搞不成功,那就身败名裂,倾家荡产。”回忆起当年做决定的时候,刘祥伍向记者说。当时站在刘祥伍身边的坦伯格教授,是新型8AT项目的理论设计者,他听完此话,动容地回应,“若有您从这跳下去的那天,我也没法面对世人,我将举家搬到极寒的西伯利亚地区隐居,从此再不回德国。”抱着背水一战的决心,国产8AT项目在山东潍坊这样一个小城市,悄然展开。时隔7年之后,盛瑞传动的8AT已经横空出世,并在今年搭载江铃陆风车型推向市场。一位老专家在一次专题研讨会上表示:“盛瑞传动前置前驱八挡自动变速器的成功研发将在该领域上缩小中国与世界50年的差距!”作为世界首款前置前驱横向8挡自动变速器,初入江湖的盛瑞传动8AT,正激起变速器行业一次前所未有的变化。“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将会接到大面积的订单,这将打破由日本爱信和德国采埃孚在8AT市场的垄断,改变整个变速器行业结构。”7月下旬的一天,刘祥伍在他的办公室兴奋地向记者表示。豪赌8AT    故事的开始,缘起2007年的初夏。这一年的初夏并不炎热,但此时的刘祥伍却是异常焦灼的。作为盛瑞传动的创始人,刘祥伍已经为公司的转型谋划了整整两年,但结果并不太理想。盛瑞传动是2003年改制设立的民营企业,主要为国内最大的柴油发动机制造商潍柴动力供应配件,由于这个背景,其发展基本依靠潍柴。但依靠单一大客户的风险是十分巨大的,尽管潍柴当时正处于发展的黄金阶段,但盛瑞传动已经感觉到潍柴未来的发展压力。“整车厂必然要发展自己的发动机。”刘祥伍捕捉到了这一趋势,开始为未来寻找出路。摆在盛瑞传动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攻克柴油机的高压共轨技术,另一条是做变速器。刘祥伍认为,盛瑞传动的未来必然要抛弃低附加值的来料加工,而可供选择的潜力市场只有上述两个。“发动机有潍柴,整车基本没希望,我们擅长的只有与动力系统有关的。”刘祥伍说。但高压共轨技术对盛瑞传动来说,跨界略大,而进入变速器则是老本行。做变速器的难度超乎想象。盛瑞传动一开始的想法是从成熟的4AT、5AT变速箱入手,但成熟市场意味着技术封锁。“我们根本无法进入。”刘祥伍说,即便成功研制出产品,也无法同国际公司正面进行竞争。“当时中国连4速变速器都没有,完全被国外公司垄断,也没有一家自动变速箱企业。”刘祥伍说。否定了以4AT、5AT切入的方案,接下来怎么办?刘祥伍不知道,盛瑞传动转型的计划也开始被迫搁浅。转机,直到一年后的2007年初才出现。当时,刘祥伍参加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主办的一个变速器论坛。在这个论坛上,当时来自德国的坦伯格教授所做的一次主题演讲迅速地抓住了刘祥伍的眼光。坦伯格讲到一种新型变速器——双轴前置前驱8AT变速器的制造原理。这是坦伯格第四次在中国讲述他的研究成果,也将是他退休前的最后一次中国行。为了将理论变成现实,坦伯格在此之前已经三次来到中国,分别与国内多家主流国有汽车集团进行接触。但坦伯格忽略的是,8AT变速器虽然前景不错,但还只是一个理论,国有企业虽然实力强大,但缺乏创新动力,只能无功而返。听完讲座之后,刘祥伍感觉到了前所有未有的兴奋,通过论坛组织方,刘祥伍联系到了已经心灰意冷回到德国的坦伯格。“坦伯格再回北京的当晚,我也从潍坊赶过去,我们在北京一家湘菜馆吃了40块钱的饭,此后谈了整整四个小时。”刘祥伍说,这次谈话结束当晚,刘祥伍当

文档评论(0)

dlive4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