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课题3 制取氧气 第1课时 制取氧气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中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 2.认识分解反应、催化剂及催化作用。 过程与方法 初步了解通过化学实验制取新物质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重点 氧气的制取原理。 难点 催化剂的概念和催化作用。 试管(5支)、酒精灯、铁架台、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氯酸钾、高锰酸钾、硫酸铜溶液、小木条、火柴等 一、导入新课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到氧气能支持燃烧,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与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在反应中放出热量。氧气可用来供给病人呼吸,供给登山、潜水运动员呼吸;还用于气焊、气割,还用于火箭的发射等等。上节课,我们已经利用氧气做了有关氧气性质的实验,在这些实验中,我们所用的氧气从何而来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氧气的制法。 二、推进新课 制取氧气有两种方法:工业制法和实验室制法 (一)氧气的工业制法 方法:分离液态空气 [思考]这个变化属于什么变化?为什么? [回答]属于物理变化,因为从空气中分离氧气并没有生成新物质。 (二)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教师参照教材37页图2-14,引导学生说出仪器名称和用途,观察药品颜色。 [课件展示]实验2-5内容 师:高锰酸钾是一种暗紫色的固体,它受热时分解出什么气体? 生:氧气。 师:对!生成了什么? 生: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师: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实验2-5的另一项内容。 ④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 ③单独加热二氧化锰 ②过氧化氢溶液(加热) ①过氧化氢溶液 (不加热) 快慢 原因 现象 实验编号 学生按表格内容做实验并观察、记录、分析。 [分析]①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②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时,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过氧化氢溶液受热时能产生氧气。 ③加热二氧化锰时,带火星的木条不能复燃,说明没有氧气放出。 ④不加热,但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二氧化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说明在常温下过氧化氢溶液遇到二氧化锰时会产生氧气。 [结论]实验室可用加热过氧化氢溶液或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师:从上面的实验中可以看出,有二氧化锰时不加热过氧化氢溶液可产生氧气,没有二氧化锰时加热过氧化氢溶液也能产生氧气,那么二氧化锰是一种反应物,还是起别的作用呢? [实验]待上述实验④中的试管中没有气泡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本已不产生气泡的试管,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不进行加热,又会有气泡产生,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检验,带火星的木条能够复燃。 [结论]产生的气体还是氧气。 (提示:多次重复上述实验,还能观察到同样的现象) [分析]说明在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既然二氧化锰可以重复使用,说明在反应前后它的化学性质没有改变,那么它的质量有没有改变呢?科学家们经过精确的实验,得出了“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质量未变”的结论。 (提示:在实验前用精密的天平称量二氧化锰的质量,实验后把二氧化锰过滤、洗净、干燥,再称量,比较反应前后二氧化锰质量,发现没有变化) [提问]既然二氧化锰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变化,那么它在这里到底起一个什么作用呢? [分析]没有加入二氧化锰时,过氧化氢溶液需要加热才能产生氧气,而加入二氧化锰后,过氧化氢溶液在常温下就能迅速产生氧气,可见二氧化锰起了一个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 [小结]二氧化锰在反应中起了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作用,而本身的化学性质和质量在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这样的物质叫做催化剂,又叫触媒,在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如二氧化锰就是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 [分析]通过上面的实验可知二氧化锰不是一种反应物,而是一种催化剂。如果我们要把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这个反应用文字表示出来,二氧化锰应写在什么位置呢?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熟悉的一些生活现象和熟悉的物质创设问题情景,使学生迅速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让学生在这一系列活动中了解氧气的制取方法,明确氧气制取时的注意事项。此外,教师要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强他们对化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对科学的探究精神。 第2课时 实验活动1 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知识与技能 学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会动手制取氧气。 过程与方法 在活动探究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 重点 氧气制取的操作方法。 难点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及实验注意事项。 药品:5%的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高锰酸钾、木炭、细铁丝、澄清石灰水; 仪器:大试管、棉花、塞子(带导管)、集气瓶(2个)、毛玻璃片、水槽、铁架台、坩埚钳、小烧杯、火柴。 一、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这节课我们来亲自动手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性质。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