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可行性可行性研究报告

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次 1 总论 1 2 承办企业的基本情况 12 3 需求预测及拟建规模 14 4 物料供应 32 5 厂址及自然条件 34 6 设计方案 35 7 环境保护 57 8 职业安全卫生 61 9 消防 68 10 节约能源和合理利用能源 73 11 企业组织与人力资源配置 76 12 项目实施进度建议 78 13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80 14 经济分析 86 15项目招标方案 102 16主要结论及建议 105 附表1.电动汽车电机联合厂房新增主要设备表 106 附表2.控制系统联合厂房及物流仓库新增主要设备表 109 附图1. 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区域位置图 No:8314(ⅩⅩⅩⅧ)KX-1A-Z-1 附图2. 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建设项目 总平面布置图 No:8314(ⅩⅩⅩⅧ)KX-1A-Z-2 附图3. 电线电缆制造基地项目及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 地块布置图 No:8314(ⅩⅩⅩⅧ)KX-1A-Z-3 1总论 1.1概述 1.1.1项目名称: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 1.1.2项目主办单位、法人代表、法定地址、规模 项目主办单位:湘电集团有限公司 公司法人代表: 项目负责人: 法定地址:湖南省湘潭市下摄司街302号。 联系电话: 传 真: 本次预征用地2#地块为168.48亩,投资30000万元,用于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一),3#地块为329亩,投资78699万元,用于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二)。 本项目由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一)和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二)构成,项目用地位于本次预征2#地块和3#地块。见电线电缆制造基地项目及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地块布置图 本项目总投资108699万元。固定资产投资100654.04万元,企业自筹40262万,贷款60392万;铺底流动资金8045万元,全由企业自筹。 项目建成后可实现达产年(2013年)销售收入45亿元,利润总额为48324万元。 本项目在湘潭市高新区内建设实施,新征土地33.2万m2(合497.48亩),新建建筑总面积10.8万多m2。新增设备622台(套)。 1.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及负责人 编制单位: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 项目总设计师:王建波 经济技术负责人:熊晋康 1.2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2.1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 1.2.1.1湘电集团有限公司关于编制电动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基地项目的设计委托书; 1.2.1.2湘电集团有限公司与中机国际工程设计研究院签订的咨询设计合同; 1.2.1.3《中国汽车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2007年8月); 1.2.1.4当前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以及有关国家产业政策; 1.2.1.5国家与地方有关政策、法规、设计规范及标准; 1.2.1.6湘电集团有限公司提供的各种有关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基础资料。 1.2.2可行性研究工作的范围 1.2.2.1对本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量进行分析预测,确定项目的生产纲领。 1.2.2.2根据产品的生产纲领和产品生产技术要求,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以及新厂区地块情况,研究工艺方案、配套的土建和公用设施方案; 1.2.2.3利用静态和动态的分析方法,进行投资估算和技术经济分析。 根据广泛收集到的产品市场信息,电动汽车行业发展规划等有关资料,分析和预测市场,解决本项目的“必要性”;研究工艺技术,解决技术上的“可能性”;研究项目的经济效益,解决建设项目的“合理性”。 1.3工程项目背景、建设目标和投资必要性 1.3.1工程项目提出的背景 湘潭电机股份有限公司是我国牵引电机、大、中型交直流电机主要制造基地之一,已有近70年的历史,产品行销全国各地,部分产品销往国外,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军工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全球能源危机的不断加深,石油资源的日趋枯竭以及大气污染、全球气温上升等危害的加剧,各国政府及汽车企业普遍认识到节能减排是未来汽车技术发展的主攻方向,发展电动汽车将是解决技术难点的最佳途径。汽车产业能源动力体系转型势在必行,电动汽车已成为汽车能源动力转型的必然选择。 我国政府也非常重视电动汽车的发展,“十五”期间,国家从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改善大气环境、提高汽车工业竞争力、实现我国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高度考虑。设立“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通过组织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集中国家、地方、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方面的力量进行联合攻关,国家“863”计划拨款达8.8亿元,作为这一重大科技专项的经费。在纯电动、混合

文档评论(0)

zhaoqian198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